请使用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 荧光分析及其应用和发展_蚂蚁淘商城
荧光分析及其应用和发展
2021-07-25
问题描述:

荧光分析及其应用和发展

  荧光是在某些物质受到光照射时,除吸收某种波长的光之外还会发射出的一种比原来吸收波长更长的光,当激发光停止照射后,它也会随之消失。由于物质分子结构不同,所吸收光的波长和发射的荧光波长也有所不同。利用这个特性可以定性鉴别物质。同一种分子结构的物质,用同一波长的激发光照射,可发射相同波长的荧光。若该物质的浓度不同,则浓度大时所发射的荧光强度亦强,利用这个性质可以进行定量测定。这个方法即为荧光分析法。
根据玻尔兹曼分布,分子在室温时基本上处于电子跃迁的基态。吸收了可见-紫外光后,基态分子只能跃迁到激发单线态的的各个不同振动-转动能阶,而不能直接跃迁到激发三线态的各个振-转能阶。激发态分子在很短的时间里,由于分子间的碰撞或者分子与晶格间的相互作用,以热的形态损失掉部分能量,从振动能级的较高能级向下降,这一过程即为振动弛豫。振动弛豫只能在同一电子能阶内进行。分子经过振动弛豫掉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阶,发射光量子,分子跃迁到基态的各个不同振动能级。这里分子发射的光即为荧光。由于振动弛豫损失了部分能量,荧光的能量小于原来吸收的紫外光的能量,所以发射荧光的波长总比原来照射的紫外光波长更长。而有些物质的激发分子通过振动弛豫下降到第一电子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阶后,有可能经过另一个无辐射跃迁转移至激发三线态的高振动能阶上,即体系间跨越。对于大多数物质,激发单线态与三线态的跨越是禁阻的,通常只有极少数分子能到达三线态。但如果分子中有重原子存在,由于自旋-轨道的强偶合作用,电子自旋可以逆转方向,体系间跨越就变得容易了。经过体系间跨越的分子再通过振动弛豫降至三线态的振动基态,分子在三线态的振动基态可以存活一段时间(故磷光要延迟相当时间才发生),然后发出光辐射跃迁至基态的各个振动能阶,这种光辐射即为磷光。由于激发三线态的最低振动能阶比激发单线态的最低振动能阶能量低,故磷光辐射的能量比荧光更小,亦即磷光的波长比荧光更长。物质分子从激发单线态向三线态跨越的几率较小,而且处于激发三线态的某些分子还可以通过又一次体系间跨越回到激发单线态,再通过发射荧光回到基态。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较长,故这种荧光也叫迟滞荧光。在这种情况下不发射磷光。再加上分子间相互碰撞、与溶剂间相互作用、各种猝灭效应等因素,在室温下溶液很少呈现磷光。必须采用液氦在冷冻条件下激发才能测到磷光,使磷光法应用不如荧光法普及。
  荧光和磷光都具有两个特征光谱,即激发光谱与发射光谱。它们都可通过实验测得。以荧光物质测定为例,由淘汰发出的可见-紫外光通过单色光器Ⅰ和狭缝分光后照射到样品溶液,在某一波长的紫外光激发下,样品发出荧光。为了防止发射光的干扰,在与发射光垂直的位置上将样品发出的荧光通过单色光器Ⅱ和狭缝,检测器测得相应于各种荧光波长时的荧光强度F。如果固定荧光波长不变,仅改变单色光器Ⅰ,测定各种波长的激发光所得到的荧光。然后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就得到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图。如固定激发光波长,改变单色光器Ⅱ,测定不同荧光波长时的荧光强度。以荧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荧光发射光谱,即荧光光谱。
  能够发射荧光的物质都应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即必须有强紫外吸收和高的荧光效率。物质的长共轭结构可增大荧光强度,刚体平面结构分子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在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对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也有很大影响。而且分子所处的外界环境,如温度、溶剂、pH、荧光熄灭剂等都会影响荧光效率,甚至影响分子结构及立体构象,从而影响荧光光谱和荧光强度。
测定荧光的仪器有荧光计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它们的部件不外包括下列四个基本部分:激发光源,样品池,检测器,滤光片和单色器。测量荧光强度所用的激发光源一般要比测量吸收芳中所用的光源强度强,通常用汞灯、氢灯、氙灯及卤钨灯。汞灯所发射的光谱线是不连续的,大都作为滤光片荧光光度计的光源。而荧光分光光度计都用氙灯作光源。测定荧光用样品池须用低荧光的玻璃或石英材料制成。样品池的形状以散射光较少的方形为宜。测低温荧光或磷光时,在石英样品池之外套上一个装盛液氮的透明石英真空瓶,以便降低温度。用可见紫外光作激发光源时,产生的荧光多数属可见光,一般都可用肉眼观察。荧光强度较低,在滤光片荧光光度计及荧光分光光度计中则用光电倍增管检测,其输出可用高灵敏度的微电计测定,或再经放大后输入记录器中,自动描绘光谱图。滤光片荧光光度计通常采用两个滤光片。放在光源和样品池之间的滤光片为激发滤光片或第一滤光片,它可以把不需要的光线滤去,让所选择的激发光透过而照射在测定物质上。在样品池和检测器之间的滤光片为荧光滤光片或第二滤光片,它可以把由激发光所发生的反射光、溶剂的散射光心脏溶液中杂质所发生的荧光滤去,只让样品溶液所发生的荧光通过而照射于检测器上。而在荧光分光光度计中,都用光栅作单色器因为光栅的色散是由紫外线到红外线间不随波长而有疏密变化,也就是谱线的波长读数是线性的,而且从光栅色散后得到的谱线的强度比石英棱镜得到的要强,测定灵敏度比较高。色散后的光线有数级,可用前置滤光片加以消除。
  荧光分析以其选择性好,灵敏度高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元素分析。铜作为动物体内许多酶的组成成分之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量元素。近年来,对铜定量检测已有不少文章发表,最近报道测定铜(Ⅱ)的水杨醛苯腙荧光法,检出限为1.2×10-8 g/mL〔10〕;吖啶黄催化荧光光度法,检出限为5.0×10-10g/mL〔11〕。而茚三酮和过氧化氢反应能产生微弱的荧光,微量铜(Ⅱ)的存在能大大增敏其荧光强度。苏美红等基于此现象,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动力学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极高的灵敏度,检出限达7.4×10-12 g/mL,线性范围为10-11~10-6 g/mL,且选择性好,已成功地应用于人发和中药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将同步荧光分析法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锗的测定极为灵敏方便。凌晓等首次利用三维荧光分析法与PARAFAC算法相结合,在激发波长为220~300nm(2nm为间隔),发射波长为325~600nm(5nm为间隔)对萘、1-萘酚和2-萘酚体系进行了分辨研究,分辨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该方法分辨速度快,易于编程实现,且分辨效率高,解决了三者同时分辨难的问题,充分地说明了化学计量学在环境化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人采用CNBr活化的琼脂糖凝胶小珠作为固相载体,应用藻胆蛋白荧光标记物对血清可溶性抗原检测作了初步的探索。结果表明,藻胆蛋白免疫荧光法用于可溶性抗原检测不但可行,而且具有荧光强度高、可长期保存且无明显衰减等特点。近年来,一些重要的有机染料探针在生物大分子光度分析、荧光分析和共振光散射分析方面得到了日益广泛地应用,深入研究这些有机染料的结构和光谱特性,探讨这些有机染料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对于筛选性能优良的分子光谱探针,设计更加灵敏简便的分子光谱检测器件,是现代分析化学十分重要的课题。测定偶氮胂Ⅱ(Arsenazo)、铬黑T(EriochromeblackT)、铬蓝黑(EriochromeblueblackR)等3种化合物的荧光光谱,并用量子化学半经验方法AM1和PM3对3种化合物分子进行包括构型优化、振动分析和荧光激发光谱的理论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基本符合,为3种化合物在蛋白质荧光光散射分析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意义的结果。对叶酸的光化学行为进行研究后表明光化学荧光分析方法适用于片剂中叶酸的测定。
  由此可见,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取样少,方法快速,已成为医药学、生物学、农业科学和工业三废等科研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参考文献
1.苏美红,封满良,章竹君.一种测定痕量铜(Ⅱ)的荧光新体系.分析化学,2000,28(4):446-448
2.赵慧春,张田蕾,张铁莉.叶酸的光化学行为及其应用.药学学报,1999,34(2):226
3.凌晓,曹玉珍,莫翠云.应用平行因子分析和三维荧光分析法分辨萘、1-萘酚和2-萘酚.分析化学,2001,29(12):1412-1415
4.蒋淑艳,张伟玲.几种中草药中痕量锗的同步荧光法测定.药物分析杂志,1999,2(2):
5.吴萍,顾铭,戚艺华.藻胆蛋白免疫荧光法的初步探索.化工冶金,2000,21(4):372-378
6.苏宇,廖显威,李树伟.三种偶氮化合物的荧光光谱研究.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1):69-70
7.孙毓庆.分析化学(第三版),58-77

*请输入10-500个字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