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乳颗粒增强比浊法浅谈
目
前
,
体
液
标
志
蛋
白
的
检
测
方
法
主
要
采
用
免
疫
学
方
法
,
以
酶
联
免
疫
吸
附
测
定
(
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
,
ELISA
)
、
放射免疫测定
(
Radioimmunoassay
,
RIA
)和胶体金层析法(俗称“金标”
)这几种方法为主。
ELISA
方法虽然在临床上使用了近
二十年,但它依然存在一些致命缺点,定量准确性差、操作时间长、自动化程度低,一般只
能用于定性检测。
RIA
灵敏度高,
但不稳定,
重复性比
ELISA
差,
而且存在放射性污染的危
险。金标方法虽然稳定性较好,但灵敏度较低,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特别是重复性差这一
缺点限制了这些检测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尤其不适合用于需要通过准确定量来帮助对疾病
进行诊断的体液标志蛋白的定量检测。
因此,
寻找更加稳定、
准确的血浆蛋白定量检测方法
一直是国际上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
胶乳颗粒增强比浊法(
particle-enhancedturbidimetricimmunoassay,PETIA
)是近年
来出现的一种较为稳定、准确的体液蛋白均相免疫比浊检测方法。
PETIA
法大体分为两种。
一种是散射比浊检测法;
另一种是透射比浊检测法。
这两种方法的基本原理非常相似,
都是
在高分子胶乳微球的表面交联单克隆抗体,
当交联有抗体的微球与抗原结合后,
在短时间内
会迅速聚集在一起,
改变了反应液的散光性能或透光性能。
而且,
反应液散光性能或透光性
能(即吸光度)的改变与被测抗原的浓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
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反映被测抗原
的浓度。
PETIA
检测方法是在均相反应体系中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及结果的测定。抗原、抗
体反应后,直接测定反应液的吸光度值,省却了
ELISA
法反复孵育和洗板等烦琐操作步骤,
几分钟就能获得结果,
省时省力。
此外,
纳米免疫比浊法操作步骤的简化也相应地避免了许
多人为操作因素和试剂、
环境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稳定性和重复性都较好,
能较真实地反映
被测物质的含量。免疫比浊法的灵敏度虽然比
ELISA
法差一些,但足于检测到健康人血浆
中许多标志蛋白的下限值,可完全满足临床检测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