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召开“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一届学术会议”第二轮通知
各相关单位:
新能源材料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有色金属是新能源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钴、镍、锂、铟、锗、镓、硒、碲、锆、铪和稀土等,都是支撑新能源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功能材料。为了进一步深化产业布局、结构调整与学科发展,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中南大学联合主办,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半导体材料学术委员会、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承办的“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第一届学术会议”定于2017年9月20-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本次会议将邀请协会(学会)领导、院士、行业知名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就国家相关政策和技术发展做专题报告。会议将对行业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总结国内外近期开发的先进生产工艺和关键技术,并结合典型工程实例进行总结归纳和对比分析,指导我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产业升级,对保证行业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指导和参考意义,希望各单位领导和技术人员踊跃参加。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中南大学
2016年11月
附件一:会议基本情况
一、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定于2017年9月20-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
二、征文内容
大会拟设七个分会场并面向全国征文,具体内容如下:
1.锂离子电池及材料: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铝箔、铜箔、铝塑膜等原辅材料,锂离子动力电池与电源系统;
2.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锂硫电池、钠/钾/镁/铝离子电池、金属空气电池、超级电容器等;
3.硅基太阳电池及材料:太阳级硅材料、硅太阳电池、光伏发电系统与工程等;
4.薄膜太阳电池及材料:铜铟镓硒、铜锌锡硫、碲化镉、钙钛矿、染料敏化、有机等薄膜太阳电池;
5.其他能源转换/储存材料与器件:光(电)催化制氢、降解及CO2还原,镍氢电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
6.新能源战略资源提取与循环:Li、Ni、Co等资源提取与加工,以及废旧二次电池和太阳电池材料的清洁回收与循环利用;
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微纳加工、表征、检测与设计等。
三、征文时间
来稿截止日期在2017年8月底以前(将论文发送E-mail到:ysgc@china-mcc.com)出版日期在2017年9月上旬(详情登录:中冶有色技术网)。
四、征文说明
1.论文不收取版面费,没有被录用的稿件不退回;
2.有相关主题内容的企业组织本单位3-5篇论文;
3.国外公司及专家在投稿时,务必附上是否与会的函;
4、被录用论文的第一作者及与会代表每人可获得一本论文集;
5.被录用论文中,推荐一批优秀论文到《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发表。
五、参会对象
国家政府职能部门领导、行业专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主管领导、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学会、协会的委员和相关负责人;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研发单位和设备代表等。
六、关于会议说明及会议提醒
1.会议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负责全面组织、招商、酒店协调、费用收取、发票开具等会务工作;
2.会议代表注册费2500元/人,在校学生凭学生证收取1000元/人,注册费包括会务、论文审稿、论文集出版、专家演讲资料费、考察费用;
3.食宿安排:会议统一安排住宿,宿费自理;会议统一安排用餐;
4.会场设置多媒体设备,请做学术交流的领导和代表准备好PPT讲稿,提前一周交给会务组,以便会议交流;
5.为推动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发展及推广应用,欢迎国内外有关公司及机构支持、赞助本次会议。我们将以在会议文集上刊登广告、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种形式宣传支持、赞助单位,为支持、赞助单位提供扩大市场、拓展业务的良机。
七、组委会联系方式
1.会务联系
联系人:许飞 手机:13439831435
电话:010-68807312传真:010-88796961
邮箱:xufei627@163.com
2.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乙12号
联系人:高焕芝 手机:13811402047
电话:010-63971450
3.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
联系人:赖延清 手机:13975808172
电话:0731-88876454
邮箱:13975808172@126.com
附件二:会议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中南大学
二、承办单位
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半导体材料学术委员会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三、协办单位
难冶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半导体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电池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先进电池材料及电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四、支持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编辑部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大学
湘潭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新能源行业的若干骨干企业
仪器信息网(支持媒体)
五、学术委员会
(1)主任
贾明星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
刘业翔中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
屠海令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
郭学益中南大学副校长
(2)副主任
张洪国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张英杰昆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杨斌江西理工大学校长
周旗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副院长
李劼中南大学校长助理兼研究生院院长
柴立元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
(3)执行副主任
张宝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
赖延清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4)委员(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召勇长沙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邓良平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胡国荣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纪效波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李建忠北京当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林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工程学院副院长
李庆余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李新海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李运姣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梁叔全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梁彤祥江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刘刚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总经理
刘晋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马文会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院长
潘安强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潘军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教授
孙立贤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唐有根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田庆华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副院长
万烨洛阳中硅高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双印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院长
王习东北京大学工学院能源与资源工程系主任
王先友湘潭大学电化学能源储存与转换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王志兴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副院长
韦伟峰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教授
谢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邢鹏飞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
胥福顺昆明冶金研究院院长
徐盛明清华大学核能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副校长
徐志峰江西理工大学冶金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
闫忠强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严大洲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阳军亮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
袁永波中南大学物理与电子学院教授
张立峰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生态与工程学院院长
钟胜奎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副院长
钟盛文江西理工大学动力电池及其材料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周向阳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教授
六、组织委员会
(1)主任
金锐张宝
(2)副主任
高焕芝赖延清张果虎
(3)委员
纪效波韦伟峰潘安强袁永波郭华军阳军亮潘军张治安田庆华肖清华易耀华魏国生李建国杜科杨娟郑俊超王接喜蒋良兴刘芳洋杨英贾明方钊田忠良彭忠东曹彦冰陈斌刘浩周欣赵丽许飞白宇
附件三:会议安排
一、主会场信息
1、开幕式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领导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领导致辞
中南大学领导致辞
2、大会主旨报告
(1)中南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业翔
发言题目:待定
(2)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屠海令
发言题目:待定
(3)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曹镛
发言题目:聚合物体相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进展——材料、器件、
印刷工艺与应用前景
(4)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会明
发言题目:待定
(5)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开华
发言题目:待定
二、分会场信息
1、锂离子电池及材料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筹备组:
张宝(组长)、梁叔全、胡国荣、王志兴、赖延清、周向阳、易耀华、郑俊超(兼秘书)
分会场报告:
(1)厦门大学杰青/教授/IBA技术成就奖获得者杨勇
发言题目:锂离子电池高比能正极材料研究
(2)武汉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杰青麦立强
发言题目:纳米储能材料与器件
(3)南京工业大学教授/杰青吴宇平
发言题目:安全储能体系与材料的探索
(4)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徐友龙
发言题目:储能电子材料与器件的研究进展
(5)武汉大学教授艾新平
发言题目:动力电池发展中的相关关键问题
(6)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李伟善
发言题目:高能电池电解液若干问题
(7)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青年千人/研究员王斌
发言题目:柔性纤维状储能器件的研究
(8)厦门大学助理教授张桥保
发言题目:纳米线复合负极的结构设计,性能调控及原位TEM机理研究
(9)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袁艳
发言题目:高比能锂锍电池关键材料研究
(10)吉林大学副教授金波
发言题目:Synthesisand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compositemetaloxidesforlithium-ionbatteries
2、新型储能材料与器件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筹备组:
韦伟峰(组长)、纪效波、潘安强、张治安、陈立宝、王接喜(兼秘书)
分会场报告:
(1)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杰青/研究员沈国震
发言题目: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及其在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
(2)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梁彤祥
发言题目:介孔材料与超级电容器电极
(3)复旦大学杰青/教授/研究员余学斌
发言题目:NanostructuredhydridesforHydrogenStorage
(4)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人杰
发言题目:多电子高比能电池新体系及关键材料研究
(5)南开大学国家优青/青年长江程方益
发言题目:可充锌电池关键材料研究进展
(6)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金平
发言题目:纳米阵列储能材料与器件
(7)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夏晖
发言题目:高电压高能量密度水系超级电容器的设计
(8)湖南大学教授/青千王双印
发言题目:电催化剂的缺陷调控
(9)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大学教授/博导/湖南芙蓉学者晁自胜
发言题目:待定
(10)天津大学研究员/青千许运华
发言题目: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
(11)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吴雄伟
发言题目:全钒液流储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
(12)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谢科予
发言题目:电化学能量储存与转换器件性能提升新策略
(1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赵家昌
发言题目:超级电容器Fe3O4/Ti3C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云斯宁
发言题目:双金属化合物在能源器件中的双功能应用
(15)长沙理工大学教授丁美
发言题目:规模储能用高能量密度碱性液流电池研究
(16)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博导施志聪
发言题目:金属锂电极结构设计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17)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熊训辉
发言题目:硫化物/石墨烯复合材料可控制备、储纳性能及原位研究
3、硅基太阳电池及材料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筹备组
肖清华周旗钢张果虎阳军亮
分会场报告
(1)南开大学教授赵颖
发言题目: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
(2)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中科院百人宋伟杰
发言题目:柔性硅基薄膜太阳电池研究
(3)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研究员/国家青年千人叶继春
发言题目:硅基薄膜太阳能电池电极接触
(4)多晶硅制备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严大洲
发言题目:晶体硅材料制造技术进展及对光伏的影响
(5)东北大学冶金学院教授/博导邢鹏飞
发言题目:新型电热冶金法制备太阳能多晶硅的基础研究
(6)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导马文会
发言题目:多孔硅的制备及其在硅太阳电池中的应用
4、新型薄膜太阳电池及太阳能利用新技术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筹备组:
阳军亮(组长)、袁永波、邹应萍、梁波、潘军、刘芳洋、杨英、刘敏(兼秘书)
分会场报告:
(1)武汉大学长江学者/杰青赵兴中
发言题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中间带研究
(2)国家纳米中心中科院百人/国家重点专项首席丁黎明
发言题目:第三代太阳电池
(3)香港科技大学长江/千人杨世和
发言题目:MaterialsEngineeringforHighEfficiencyandHigh StABIlityofPerovskiteSolarCells
(4)南昌大学杰青/教授/博导陈义旺
发言题目:能源纳米器件界面工程
(5)南开大学863首席/教授/博导张晓丹
发言题目: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太阳电池
(6)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优青唐江
发言题目:硒化锑薄膜太阳能电池
(7)南开大学教授/博导张毅
发言题目:Cu2ZnSn(Se,S)4:从材料制备到高效电池
(8)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博导陈时友
发言题目:新型光伏半导体的计算设计
(9)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博导李美成
发言题目: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界面修饰及器件结构研究
(10)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长江学者韩宏伟
发言题目: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机遇与挑战
(11)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方国家
发言题目:低温SnO2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2)中科院半导体所青千/博导游经碧
发言题目:高效有机/无机半导体光电器件
(13)清华大学青千/博导易陈谊
发言题目:高性能染料敏化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14)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中科院百人/博导张坚
发言题目:有机太阳能电池材料与器件
(15)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中科院百人/博导马昌期
发言题目:可印刷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界面材料与印刷薄膜太阳能电池
(16)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唐群委
发言题目: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5、新能源战略资源提取与循环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筹备组:
田庆华(组长)、郭华军、易耀华、杨英、李栋(兼秘书)
分会场报告:
(1)中南大学长江学者/教授郭学益
发言题目:战略有色金属资源提取与循环利用
(2)北京大学教授/杰青王习东
发言题目:工业固废能源与资源耦合利用
(3)清华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徐盛明
发言题目:镍钴废料清洁回收与电池材料制备研究
(4)武汉科技大学863资源组长/教授张一敏
发言题目:页岩钒提取的几点重要突破与进展
(5)杭州长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许之咏
发言题目:锂电池直接回收及应用
(6)先导稀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副总朱刘
发言题目:待定
(7)北京工业大学优青席晓丽
发言题目:动力汽车电池循环利用技术
(8)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优青/研究员廖伍平
发言题目:钍资源的提取纯化与核纯钍制备
(9)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唐红辉
发言题目:待定
6、微纳加工、表征、检测与设计专题分会场
分会场筹备组:
袁永波(组长)、阳军亮、韦伟峰、邹应萍、刘芳洋、蒋良兴(兼秘书)
分会场报告:
(1)陕西师范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千人/教授刘生忠
发言题目:钙钛矿-优异的光伏光电材料
(2)南方科技大学千人/教授徐保民
发言题目:高效率高稳定钙钛矿太阳电池的研究
(3)香港理工大学副教授李刚
发言题目:SolutionProcessIBLeSolarCells–Onet(w)oThree
(4)中南大学千人/教授高永立
发言题目:半导体表界面分析
(5)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青年千人马伟
发言题目:有机/钙钛矿太阳电池原位表征
(6)南京大学教授/青年千人王鹏
发言题目: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新型三维成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7)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青年千人叶轩立
发言题目:InterfaceDesignforHighPerformancePolymerSolar Cells
(8)北京大学教授/青年千人周欢萍
发言题目:钙钛矿材料的生长及光伏器件
(9)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上海东方学者吴永真
发言题目:D-A-π-A型有机敏化染料的光谱调控与稳定性提升
(10)苏州大学教授/优青/青年“973计划”首席唐建新
发言题目:有机光电器件的微纳结构光学调控
(11)中南大学教授/青年千人刘敏
发言题目:Nanotip-definedhighlocalelectricfields accelerateCO2reductionheterogeneouscatalysts
(12)武汉大学教授王取泉
发言题目:Enhancingphotocatalysisbyquantumplasmon resonances
(13)中南大学教授/青年千人袁永波
发言题目: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离子移动现象研究
(14)温州大学研究员杨云
发言题目:五重孪晶贵金属纳米结构的构建以及应用
7、“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论坛
论坛筹备组:
王志兴(组长)、彭忠东、郑俊超、杨娟(兼秘书)。
8、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企业家论坛
论坛筹备组:
张宝(组长)、易耀华、胡国荣、赖延清、彭文杰、曹雁冰、张佳峰(兼秘书)
===================================================================
附:中国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会议第二轮通知.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