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家好!我是杜子腾(当然,这是我的马甲,不是真名),原阿里人,阿里6年运营经验,目前是我来医健运营总监(注:我来医健是专注生物科学行业的B2B平台),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平台的事儿,更确切一点讲,聊一聊生命科学行业平台。讲生命科学行业平台之前,我先讲一个人,他的名字叫王守仁,可能王阳明这个名字更为大家所熟知。
中国历史上达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标准的寥寥无几,传统儒家认为,历史上达到圣人标准的只有四个人:孔子、孟子、朱熹、王阳明。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习大大都无比推崇的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先生,于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
建军90周年前夕,解放军在朱日和军事训练基地举行了以庆祝建军节为主题的盛大阅兵仪式,这次沙场点兵就是“知行合一”最好的体现。不彩排、不演练,而是刚完成实战化演习的实际参训部队直接拉杆子上战场,将练兵和阅兵结合在一起,既节约了时间,又检验了部队,让外界知道我们的子弟兵召之即来、来之必胜,对外展示强大威慑力。
行军打仗做到知行合一,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回到生意场呢,我们怎么做到知行合一?京东和天猫的攻防大战,一直是互联网电商圈的热门话题。做电商的都知道,每年电商卖家最重要的两个日子,一个是京东的618,一个是天猫的双11。
天猫去年双十一当日狂掠1207亿GMV,真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半年后的2017年6月1日至18日,在京东的狂欢节中,总下单成交额为1199亿,与天猫双十一几乎打了个平手。
可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啊。各位看官可知道?这些令人窒息的数字背后,其实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拉锯战、攻防对决,各种撕逼大戏轮番上演。但背后谁最受伤?是夹在这两大平台之间的商家,是依靠电商生存的企业。服饰一直是天猫的第一大类目,在每次大促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今年为了阻止京东的618大促,天猫逼着商家“签独家”,对于不听话非要去618会场的商家,则直接搜索降权。对于品牌商来说,搜索降权就是自断经脉,是致命的。而京东也不甘示弱,直接锁死商家报名库存,也就是说不管你愿不愿意,你报名了我就把库存锁定,你必须履约。
夹在两大平台之间,商家有泪无处流。这是不幸呢还是不幸呢?因此面对众多出逃的品牌,想必各位都明白了点什么。这里我们小结一下,什么是平台?
首先,平台是商家和用户群的聚集,是一个生态,是彼此互相依赖的一个社群组织;然后,平台要发挥他的价值,就是要为它所服务的对象提供巨大的流量支持;再者,平台是通道,要为商户提供足够丰富的工具支持、营销支持,实事求是的解决商家的痛点和 需求,为商家赋能,让商家和用户互相信任。再延展一下,挖掘平台更深层次的内涵,商家经营需要的数据分析系统、结算系统、营销工具,甚 至企业内部协同、商品全渠道管理、品牌塑造等都需项要有完整的解决方案。平台的使命就是帮助商家成长,让商家在互联网+的时代更快捷的与用户建立连接。说完大平台,我们聚焦一下,作为一个非资深生物科学领域从业者,也是一个曾经在圈内知名平台摸爬滚打过的运营人,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题目是“‘吐槽’某科研试剂商城的垄断行为 对中小经销商和科研人员的利益侵害”。一看标题就乐了,这年头还真有人敢做垄断生意?
子腾我仔细看了文章,写得很好,有理有据。 最近关于第三方科研试剂商城——“K商城”被南方一些大学指定为唯一采购科研试剂和耗材的平台一事,广州生物行业乃至全国生物行业是闹得沸沸扬扬。它侵犯到每个广州生物公司甚至是全国生物公司以及科研工作者的合法权益。
做平台可以,但千万不要指定为唯一采购渠道,市场的行为就用市场手段解决,不要有行政干预的影子。文章的作者很有意思,他举了个例子:“难道我渴得不行了,还要上京东去买一瓶水?等他们给我送过来,我都渴死了吧?”这句话说得够直白,我喜欢。
子腾我有幸在平台方工作了几年,对平台怎么做、平台为谁服务、商家和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平台有些许见解。文章开头的时候,我讲了王阳明的故事,其实是为后面的内容作了个伏笔。
我相信,K商城的工作人员一定是知道平台做什么和怎么做的,不然他这个商城根本就做不出来,他们的商城做得其实还是挺好看的。BUT,做什么和怎么做一定要高度一致,不然就会越走越偏、众叛亲离。第一、明白你为谁服务、服务内容是什么?打个比方,从上海到北京,有很多种途径可以到达。平台要做的是什么?是让需要从上海去北京的人不管用什么方式,都可以畅通无阻,你可以建省道、高速公路、铁路、高铁、机场等等,人们可以选择走省道,也可以选择高铁、高速、机场等,省道就是平台的基础服务,走省道一样可以无障碍从上海到北京;当然,追求舒适、快捷的人们会选择高速、高铁、飞机等,这是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这个时候平台适当的收取部分过路费,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
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服务的对象是这个领域的厂家、经销商和终端消费者,平台要积极为这个圈子的人们提供便利,让每个环节提升效率,共同打造全球生命科技与医疗行业产品和技术数据化的企业服务平台,以商品垂直搜索引擎为切入点,为生物、医疗领域的企业提供大数据服务,以数据服务中心为支撑,连接产业上下游,为生命科学及医疗领域的生产商和销售商提供商品供销、SaaS管理和精准营销。
第二、平台的使命和价值观作为平台,提供的是水电煤的基础建设服务,平台的使命是撮合上下游交易,为供应商服务,提供好用、易用、人性化的工具,为平台的各个品牌、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增加品牌曝光量,是流量入口。我们得承认,K商城最开始的出发点是好的,以防止腐败为切入点,不得不佩服他们的政治觉悟;但是,一切行为都要从实际出发,做平台切勿越位!平台是撮合交易的地方,是要市场化的,必须经过市场考验,而不是搞得怨声载道、天怒人怨。
第三、平台是开放的、拥抱变化的,封闭必死任何个人、团体、组织,都是开放的,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代,谁封闭,谁灭亡。平台更是如此,你不能强迫上海的人去北京一定要走高速,他可以选择走省道,也可以选择其他任何他喜欢的方式。K商城的做法显然太过了,什么叫只要他们有,就必须从他这里买,其他地方买了就不给报账?合乎逻辑吗?真是岂有此理,鬼子进村的做法。没有竞争的市场不叫市场,没有竞争的平台不叫平台。如果没有多个平台良性竞争,请问谁来监管K平台的阴暗面?如何保证公平公正?
平台必须开放,滴滴打车没有强迫用户不用快滴吧?小黄车强迫用户卸载摩拜了吗?支付宝也不敢说谁用微信支付就拉黑名单!那么,K商城的底气我们就得好好揣摩一下了。平台需要的是做好服务者,是为平台的用户赋能,是积极为平台的用户提供各种便利,让用户可以放心、安心、愉快的接受你的服务。平台需要大局观,需要胸怀,是以科技驱动生命科技企业快速构建全球销售渠道,推近用户与企业零距离,来构建行业完整的生态体系。
第四、有所为,还必须有所不为做平台,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底线。既然是平台,就是为平台上的用户服务的,这是有所为;同时要有所不为,平台如果不坚持底线,还去做自营,那怎么让你的用户相信你?用户的数据都在平台上,用户把所有的隐私都交给平台了,到头来平台却自营了,请问操守在哪?
《“吐槽”某科研试剂商城的垄断行为 对中小经销商和科研人员的利益侵害》文章说的对,K商城不仅收取保证金,还有平台使用费,技术服务费(俗称佣金),其理由是参考了天猫、京东等平台的收费标准;脸呢?怎么没有学会这些平台为用户赋能的精神?天猫、京东说过买东西一定要到他们那里吗?他们做的是怎么让你买的开心、放心。他们一直在致力于服务好用户,虽然这些平台之间会经常撕逼,但从市场经济学角度分析,这对广大消费者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对平台的商家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他们一起为了服务好消费者在努力。
第五、做平台必须知行合一在生命科学这个细分领域,平台是趋势,平台可以让行业内的企业抱团成长。做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要明白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必须知行合一。子腾认为,生命科学细分领域的平台,有着几大特征:
1、首先是有互联网思维,做的是互联网业务,即帮助生命科技企业快速、低成本、无风险建设全球销售渠道。 2、利用好行业大数据,为平台的用户提供数据服务,帮助生命科技企业360°获取行业专属内容数据. 3、为平台用户提供品牌指导,通过大数据报告,多维度深入跟踪、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指导企业精准制造,精准营销。 4、社群集合,整合线上线下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为品牌企业。
生命科学领域的平台,必须做好几个坚持:
其一、坚持不自营; 其二、坚持不收常规交易佣金; 其三、坚持基本功能不收费;
500年前,贵州龙场驿丞王守仁先生悟道得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今天,在生命科学细分领域,做平台的也需要做到从“良知”出发,一切商业的本源要从利他出发,坚持本我,共生共荣。
生物人,我们期待的那个“知行合一”的平台,已经在路上了。
未来已来,我来你来大家来!期待我们共举杯,为明天喝彩。结尾了,总要安利点福利给大家,我们正在打造一个行业性的人脉圈,任何人都离不开圈子,圈子对了,成功即是必然。这些人脉圈,都是一顶一的高学历高颜值妹纸(也会间歇性安排几个帅哥)运营的。后面这些圈子会走到线下(当然,妹纸们也会去现场啦),期不期待?勾不勾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