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8 月 1 日,东京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东京大学副校长光石卫宣布了一条震惊国际科学界的消息:日本细胞分裂研究领域“第一人”,东大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教授渡边嘉典被正式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其实验室 5篇发表于 Nature、Science 等顶尖学术期刊的论文存在数据造假。
渡边嘉典,这位现年 56 岁的细胞生物学家是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IMCB,简称“分生研”)染色体动态研究室负责人,在细胞分裂的研究领域内享有盛名,于 Nature、Science、Cell 等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Hindex 超过 70,还获得过多项日本学术大奖。然而,随着东大对于其学术不端行为的正式认定,曾属于渡边嘉典的荣耀和辉煌烟消云散:发表于 Science 的论文撤稿、实验室成员大规模辞职、4 亿日元的研究经费被叫停、国际学术圈的信任危机迎面而来。
渡边嘉典,日本社会传统意义上的“超精英”人才: 1984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理学部,5 年后获得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4 年担任教授至今,所获得的研究经费总额超过了 40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2 亿 3 千万元),并且收获了包括日本学士院学术奖励赏、日本学术振兴会赏、 2015 年度朝日赏在内的多项学术大奖。现任东京大学分生研染色体动态研究室负责人、日本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图片来源:shochou-kaigi.org
匿名举报
两封匿名告发函使东京大学笼罩在学术不端的阴云下,经过 8 个月的调查,东大分生研渡边嘉典实验室 5 篇发表于 Science、Nature 等顶级期刊的论文被认定存在造假行为。
一切起源于去年的夏天——2016 年 8 月,东京大学分生研的宁静被两封匿名举报信打破。一位署名为“Ordinary_researchers”的人士(团体)分别于 8 月 14 日和 29 日,向日本文部科学省、东京大学、日本科研经费的主要评审机构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以及各大媒体投寄了告发函,指谪东京大学医学部和分生研 6 个 PI 研究组的 22 篇论文存在不同程度的数据图像造假,这其中就包括来自渡边嘉典实验室的 7 篇论文。
告发函的部分内容截图,对渡边嘉典研究室2008年发表于 Nature 的论文中激光共聚焦图像及其统计学柱图展开了质疑。图片来源:scienceandtechnology.jp
在日本国内,这样的匿名举报者并非第一次出现。2014 年震惊世界的小保方“STAP”细胞事件就是一位名为“11jigen”的网友首先发难,从而揭开了小保方学术不端调查的序幕。
东京大学收到针对分生研的匿名举报后,于 2016 年 9 月 20 日决定启动正式调查。将近 8 个月的正式调查结束后,东京大学并未立即公布调查结果,希望能够留给论文存在问题的研究组一些解释的余地。但东大校方的苦心并没有得到回报,2017 年 5 月即有网友在社交网站上泄露了调查结果:渡边嘉典实验室被举报的 7 篇论文中有 5 篇存在“篡改和捏造”的学术不端问题。
5 篇涉及学术不端问题的论文,其中 2 篇发表于 Nature,2 篇发表于Science,1 篇发表于著名分子生物学期刊 EMBOreports:
1.YujiTanno(丹野悠司),HiroakiSusumu,MiyukiKawamura,HaruhikoSugimura,TakashiHonda,Yoshinori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Theinnercentromere–shugoshinnetworkpreventschromosomalinstABIlity" Science 11Sep2015:Vol.349,Issue6253,pp.1237-1240
2.KenjiTada(多田健志),HiroakiSusumu,TakeshiSakuno,Yoshinori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CondensinassociationwithhistoneH2Ashapesmitoticchromosomes" Nature 474,477–483(23June2011)
3.AyanoKagami(加々美綾乃),TakeshiSakuno,YuyaYamagishi,TadashiIshiguro,TatsuyaTsukahara,KatsuhikoShirahige,KoichiTanakaandYoshinori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AcetylationregulatesmonopolarattachmentatmultiplelevelsduringmeiosisIinfissionyeast" EMBOreports(2011)12,1189-1195
4.YuyaYamagishi(山岸有哉,共同一作),TakashiHonda(本田貴史,共同一作),YujiTanno,Yoshinori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TwoHistoneMarksEstablishtheInnerCentromereandChromosomeBi-Orientation" Science 08Oct2010:Vol.330,Issue6001,pp.239-243
5.YuyaYamagishi(山岸有哉),TakeshiSakuno,MariShimura,YoshinoriWatanabe(渡邊嘉典,通讯) "Heterochromatinlinkstocentromericprotectionbyrecruitingshugoshin" Nature 455,251-255(11September2008)
6 月 19 日,日本 NHK 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报道了这一情况,渡边嘉典本人执笔的公开信也随之公布,信中这样写道:“…调查委员会指出5篇论文中的实验数据存在不适宜的操作或失误。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我接受调查委员会的调查结论,并对于发表了不正确的数据图表一事深感责任的重大,…但是这些数据并不会对论文本身的科学结论造成影响,因此我会就论文更正或撤回一事,与相关期刊进行讨论……”
8 月 1 日,东京大学举行了正式的调查结果发布会,认定分生研教授渡边嘉典及前助教丹野悠司存在学术不端行为:5 篇问题论文存在“捏造从未进行过的实验及数据、将不同实验下获得的显微镜图像放在一起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图像过度加工”等等 16 处数据捏造和篡改。
报告还提到,在渡边教授的实验室中,“由于渡边的强硬指导体制而导致的不恰当的图像加工已经常态化”。本次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分生研前助教丹野悠司“也是这种错误的教育指导方针的牺牲品”。
前车之鉴
加藤茂明,这位东大分生研前教授由于论文造假,犯下了“东京大学建校以来的最大丑闻”——不仅数十篇论文被撤回,还导致多位研究人员被辞退,3 人博士学位被撤销,东大不得不考虑向政府部门返还涉及造假论文的 15 亿日元研究经费。
东京大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简称“分生研”),是东京大学下属的十几处独立研究机构中的一员。这所小而精的研究所教职员工和在读研究生仅有 300 余人,但其 2015 年一年所获得的研究经费就高达 11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6600 万元),在东大科研系统内占据重要地位。
对于东京大学来说,渡边嘉典事件并不是他们第一次与学术不端扯上关系。早在 2012 年,当时与渡边实验室同属分生研的加藤茂明实验室就爆出了东京大学建校以来的最大丑闻——该实验室 33 篇论文存在数据篡改和捏造问题,包括实验室 PI 加藤茂明本人在内的 11 人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加藤茂明于上世纪80年代于东京大学分别取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1996 年进入分生研, 2 年后升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神经内分泌遗传学。2010 年,加藤茂明就任分生研“表观遗传疾病研究中心”主任。
加藤茂明图片来源:yodosha.co.jp
与渡边嘉典事件类似的是,2012 年 1 月,东京大学收到了匿名举报加藤茂明实验室 165 篇论文存在造假行为的书面文件。不过事情的后续发展却与渡边嘉典事件截然不同:被匿名举报 2 个月后,加藤茂明即从分生研辞职,而东大一直到 2013 年 9 月才开始了对加藤茂明实验室长达 15 个月的的正式调查。
2014 年 12 月,东京大学在校本部所在的本乡校区举行了最终调查报告的记者会见,报告认定“加藤实验室 33 篇论文存在严重的学术不端问题,其中已有 29 篇论文被撤回,余下 4 篇论文即将开展撤回行动;加藤茂明前教授以及前教员柳泽纯、北川浩史和武山建一 4 人为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责任人,并存在回避、妨碍调查的行为;另有 6人参与了论文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负次要责任;问题论文所涉及的 15 亿日元(约合人民币 9000 万元)的研究经费可能被撤回”。时任东京大学校长的滨田纯一在记者会见上向媒体低头谢罪,就此次东大分生研“学术不端行为和造假论文数量巨大,极大的伤害了学术的健全发展”,表示了诚挚的歉意。
迄今,加藤茂明实验室撤回的论文数量已达 43 篇,远远高于东大最终认定的问题论文数目,并且其中不乏被引用超过上百次的论文。与问题论文有关的 3 名东大毕业生被撤销博士学位;前副教授柳泽纯虽然在调查当时已经从分生研离职,时任筑波大学尖端学科研究中心教授,但在调查结束后依旧难逃被辞退的命运。
而加藤茂明本人在 2012 年 3 月引咎辞职离开东大后,回到了他的故乡福岛县,在熟人的介绍下进入了南相马市一家名为“番场研习会”(番場ゼミナール)的补习班担任志愿讲师。此地距离东日本“3·11”大地震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事故现场不到 40 公里,很多当地居民因为害怕核污染而逃离了家乡,补习班也因此生源骤减。
加藤茂明在 2013 年接受采访时曾含泪向记者低头谢罪:“说实话,研究组拿到了丰厚的研究经费,过于想要拿出优秀的研究成果了。”他这样描述自己,“(我现在)每晚借酒浇愁,几乎到了酒精中毒的地步,没有一天是不吃安眠药就能睡着的,精神状态已经岌岌可危。”
但是不论为灾区做出多少贡献,论文造假的罪行是不会消失的,加藤茂明自己恐怕是最清楚的那个人。
在福岛县地震灾区补习班为高中生补习化学的前东京大学教授加藤茂明 图片来源:Fridayby吉田晓史
何去何从渡边嘉典失去的不仅仅是被撤回和可能被撤回的 Science 和 Nature 论文,他还失去了实验室几乎所有成员、4 亿日元的研究经费,以及作为一个学者最为宝贵的声誉。
在东京大学正式认定渡边嘉典存在论文数据的捏造和篡改行为后,许多国外科学家都表示十分震惊。美国怀特黑德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家雷恩 · 切斯曼(IainCheeseman)说:“渡边嘉典是细胞分裂研究领域的核心人物,他的许多研究成果能被其他实验室重复、证实,并成为其他研究的基础,现在仍然是我们理解细胞分裂的重要依据。”麻省理工学院细胞生物学家安吉利卡 · 阿蒙(AngelikaAmon)则认为,如果渡边嘉典真的在论文中对数据造假,这些研究结论的对错急需纠正,科学研究没有灰色地带,数据造假就是科学不端行为。
然而,东大尚未公布任何针对渡边嘉典的正式惩罚措施。目前,渡边研究室的信息依然显示在分生研的官网页面上。但其研究室大部分人员已于今年春季辞职,这其中就包括此次事件中也被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渡边嘉典的学生、分生研前助教丹野悠司。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渡边研究室前成员称,渡边嘉典会教唆实验室成员修改数据,从而让论文更加可信。然而丹野悠司究竟是否迫于渡边教授的压力而铤而走险捏造篡改论文数据,目前仍不得而知。
目前,渡边研究室 2015 年的 Science 论文已被撤回。根据日本产经新闻 9 月 5 日的报道,渡边本人称正在对2010 年的 Science 论文和 2011 年的 EMBOreports 论文实行更正;两篇 Nature 论文的处理方式正在与期刊编辑协商中。
对于其余几篇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们来说,虽然东京大学并没有对他们进行学术不端的认定,但是根据加藤茂明事件的前车之鉴,他们似乎不太可能在这场学术不端的风波中全身而退。
渡边实验室几篇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的情况:
山岸有哉,2010 年发表于 Science 以及 2008 年发表于 Nature 的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他在 2011 年获得博士学位后,留在分生研做了两年助教,于 2013 年前往美国洛克菲勒大学,加入了 MarcTessier-Lavigne 教授的脑发育与修复实验室,开始了他的博士后生涯。
加加美绫乃,2011 年发表于 EMBOreports 的问题论文的第一作者。她在 2012 年博士毕业后离开分生研,进入文部科学省,成为了政府公职人员。 2016 年时任文化长官官房政策课政策调整系长。
此外,渡边研究室的 5 篇问题论文共得到了 20 余项研究资助,分别来自日本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日本学术振兴会等政府部门和法人机构。目前渡边嘉典本人仍有一项研究课题尚未结题,该课题 5 年期的资助总额为 4 亿 3千万日元(约合人民币 2580 万元)。据 Nature报道,该项资助已经被日本学术振兴会和科学研究赞助成事业叫停。
分生研渡边研究室的页面 图片来源:iam.u-tokyo.ac.jp
分生研渡边研究室的页面“罪行”不会消失,“代价”永远存在讽刺的是,2014 年小保方“STAP”细胞事件发生后,时任日本分子生物学会理事的渡边嘉典曾经对向小保方颁发了博士学位的早稻田大学进行了毫不留情的严厉批判:
“早稻田大学对小保方的博士学位认定与 STAP 细胞论文造假事件直接相关。很明显,小保方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内容及其带来的后续波及效果,是至今为止最恶劣的情况,完全否定了日本大学的博士学位和博士教育的意义。”
这位昔日站在批判者立场上的著名学者,如今却成为了犯下学术不端罪行的“罪犯”。日本学术界恐怕将会在小保方事件后再次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信任危机。
2017 年 7 月,分生研强化了学术不端的审查体系:将其下属的“研究不正对策室”整改为“研究推进室”,要求分生研的教职工和学生在论文被接受后立刻向“研究推进室”做出报告。同时制定了投稿前的论文图表和统计方法的审查计划,并准备定期开展实验数据管理讲座,希望从第三方立场对实验数据进行检查,改善目前各个研究室的封闭环境。他们还聘请了 4 位外国科学家和 3 位日本籍科学家组成了“分生研顾问委员会”,用于监察学术不端行为,并为分生研的管理运营模式提供独立的外部意见。
对于加藤茂明和渡边嘉典来说,他们已经、或者即将为学术不端行为付出代价,但是付出代价的不仅仅是他们:
东京大学和分生研的声誉遭受了极大的损害,
研究课题评审和管理机构的宝贵经费被无故浪费,
被造假问题所波及的下属和学生们的人生就此改变,
引用这些问题论文的研究者们的科学事业可能会因此暂停,
整个学术共同体为被损害的科学真实性付出了无可估量的代价。
东京大学,这座亚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学府中发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及其造成的影响,恐怕会以超出我们想象的程度,波及科学界的每一个人。而作为冷眼旁观这些学术不端事件的我们,又能为自身所处的学术环境做些什么呢?
主要参考资料:
https://www.iam.u-tokyo.ac.jp
https://www.jsps.go.jp/jsps-prize/data/ichiran_2nd/24_watanabe.pdf
https://ja.wikipedia.org/wiki/%E5%8A%A0%E8%97%A4%E8%8C%82%E6%98%8E
http://www.iam.u-tokyo.ac.jp/lab/watanabe/
https://kaken.nii.ac.jp/grant/KAKENHI-PROJECT-25000014/
http://www.todaishimbun.org/kennkyuhusei01114/
http://www.todaishimbun.org/accusation20170804/
http://blog.goo.ne.jp/lemon-stoism/e/a289ef0d374080f6c858aa24d52be6de
本文转载自科研圈,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