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日本进行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今年恰逢进入了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总理访日为推动两国关系未来发展勾勒战略规划。在医药领域中,日本的跨国药企在国内始终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卫材株式会社从上世纪90年代初涉中国市场,先后设立了沈阳卫材制药有限公司和卫材(苏州)制药有限公司,于2002年正式更名为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伴随着中国业务的发展,于2010年在苏州工业园区设立卫材(苏州)贸易有限公司,于2014年设立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2015年通过全额收购本地仿制药企业正式成立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在此背景下,生物谷“走进百家药企”专访活动,迎来了第一家在华日资企业,它就是“卫材中国”。
卫材中国董事长兼古宪生表示,2016年卫材已经在中国启动“E-WAY2025(卫材之路)”计划,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5—10年,卫材中国将迎来关键性的发展阶段,“卫材之路”有哪些重要发展节点?卫材中国又将在未来如何把握住中国市场?
带着这些疑问,生物谷记者到访卫材中国上海总部,采访卫材中国总经理冯艳辉女士,请她为我们讲述“卫材之路”。
办公室的一面墙上有六个大字“关心人类健康”
卫材为什么会对中国市场有信心?
“对于中国市场的信心,源于中国政府和监管部门持续改善投资和法规环境。新产品在引进中国市场时,由于各项改革措施的实施,可以大大加快上市的步伐,满足中国病患的需求。我们不断加大在华投资,2015年收购中国仿制药企业,形成了以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为资控管理,以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卫材(苏州)贸易有限公司为业务支撑的发展模式。为适应中国业务的快速发展,2014年11月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注射剂工厂竣工,2017年11月新固体制剂厂房落成,卫材中国的产能得到迅速提升。”
卫材中国产品“急老百姓之急想老百姓所想”
冯艳辉女士观察市场发现,“有这么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老百姓着急用某种新药(中国未上市)治病,就会托关系通过各种非正规渠道购买(比如:代购)。在我们看来,这些产品质量无法保证,来源也不明晰,而药品又常常被看作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卫材中国一直坚持做的事情,就是将这些优质的产品,老百姓信得过的产品,加快在中国上市的速度。”
据了解,目前卫材中国正在中国申报上市的产品有仑伐替尼(乐伐替尼),本品已于2015年获美国FDA和EMA批准用于侵袭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并于2016年相继获得FDA和EMA批准仑伐替尼联合依维莫司治疗晚期肾细胞癌。
对于已经在中国上市的成熟产品,冯艳辉女士谈道:“外资企业遇到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意见》发布以来,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工作扎实推进,外资企业之前享有的产品优势被相对减弱了。对于卫材中国来说,也采取了相对战略调整,以合理的价格将产品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我们相信,老百姓认可的仍然是领域内专业且有知名度和质量保证的产品。如果老百姓对我们产品的信任不断增加,那么,对卫材中国来说,在未来的发展上,将会更加充满信心。”
积极拓展卫材中国的产品覆盖地区
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中国医疗资源目前发展不平衡,老百姓不管疾病大小都涌进三级甲等医院就诊。这是因为对基层诊疗水平仍抱有疑虑,国家为了减轻三级甲等大医院的负担,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采取了一系列改善措施。卫材中国的产品也随着国家的政策引导积极拓展产品线。冯艳辉女士介绍道:“根据不同地区的特性(比如:经济负担能力、当地疾病特点等),我们会侧重选择一些治疗慢性病的产品向下流通。因为人力成本也在逐步上涨,卫材中国将会采取产品代理的形式和第三方机构合作,将产品渗透到一些还没有覆盖的地区。”
(左)卫材中国总经理冯艳辉女士
为了保证产品品质,我们这样做...
外资企业全资收购行业内的公司,在医药行业比较罕见。2015年,卫材中国通过全资收购本地仿制药企业成立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为什么会选择全资收购一家公司?
冯艳辉女士告诉我们,“我们在行业内观察到,一些国内制药企业的中标价格比较低,我个人会比较担忧,在比较低的价格情况下,其企业的生产水平及产出的质量。当然,从另一个层面来看,这对于卫材中国来说,又是一个契机。因此,在我们决定100%全资收购一家公司,一方面,是为了能够把控生产出的产品品质,严抓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加速促进企业文化融合,减少企业内部沟通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不用担心由卫材中国出品的产品品质,这无疑守住了企业的核心价值。即使,在前期进入新产品领域时,卫材中国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过程,卫材中国有耐心,十足的把握去斡旋前期面临的挑战。”
(左)卫材中国总经理冯艳辉女士
卫材中国主营产品的营销布局
卫材中国有三个重点治疗领域,一个是中枢神经科学领域,包含:弥可保®、安理申®、敏使朗®、妙纳®、咪多吡®、固力康®、珂丹®和达灵复®等产品;一个是肿瘤(特药)领域,包含法乐通®;还有一个是消化肝病领域,包含:波利特®、施维舒®、希笛尼®、美能®、雅博司®等产品。同时,卫材(辽宁)制药有限公司还有已经上市的十个仿制药产品。在这些产品学术推广方面,卫材中国分享了一些实战经验,冯艳辉女士介绍到,“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会和一些机构合作搭建平台,邀请专家利用平台开展学术交流,同时可以将学术内容分享出去。考虑到基层医生对一些线下学术会议有着很浓厚的兴趣,卫材中国也会尽可能的将学术会议开展到基层,创造与基层医生面对面接触的机会。”
我们知道“真实世界研究”的概念逐渐得到推广。冯艳辉女士谈到卫材中国成熟产品的未来规划,“希望去搭建一个ECOSYSTEM(生态系统),相关人群和组织可以良好参与;可以能够鼓励医生去输入相对真实的数据,做一些相关研究,并一起分享这个成果。目前,我们看到市面上已经注意到一些学会在推动这方面研究,卫材中国愿意参与进去,和学会一起合力完成。”
关于卫材(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卫材中国隶属于卫材株式会社,卫材株式会社是一家以研究开发医药产品为主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日本东京。目前,卫材中国总注册资本达到10,854万美金,已形成以神经科学领域、肿瘤(特药)领域、消化肝病领域为重点领域,多达数十种药品在中国销售的发展规模。未来,苏州工厂除满足中国患者临床用药的需求外,将向亚洲其它国家和地区同样提供高品质满足患者需求的产品。另外,卫材中国的销售额已连续十余年保持在华日资制药企业的第一位置。卫材中国始终秉承hhc(humanhealthcare)的企业宗旨,最根本目的其实就是“关心人类健康“。(生物谷Bioo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