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adsorption of GluR1 antiserum, diluted 1/4000-1/8000 according to the antibody specification sheet, with 5 µg/mL GluR1 peptide immunogen following the instructions below provides complete blockage of GluR1 immunolabeling. The peptide is provided as 25 µg of lyophilized rat GluR1 sequence 894-907. Please read the instructions carefully before beginning the procedure.Host: N/AQuantity / Volume: 25 µgState: Lyophilized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①辐射源。必须具有稳定的、有足够输出功率的、能提供仪器使用波段的连续光谱,如钨灯、卤钨灯(波长范围350~2500纳米),氘灯或氢灯(180~460纳米),或可调谐染料激光光源等。
②单色器 。它由入射、出射狭缝、透镜系统和色散元件(棱镜或光栅)组成,是用以产生高纯度单色光束的装置,其功能包括将光源产生的复合光分解为单色光和分出所需的单色光束。
③试样容器,又称吸收池。供盛放试液进行吸光度测量之用,分为石英池和玻璃池两种,前者适用于紫外到可见区,后者只适用于可见区。容器的光程一般为0.5~10厘米。
④检测器,又称光电转换器。常用的有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后者较前者更灵敏,特别适用于检测较弱的辐射。近年来还使用光导摄像管或光电二极管矩阵作检测器,具有快速扫描的特点。
⑤显示装置。这部分装置发展较快。较高级的光度计,常备有微处理机、荧光屏显示和记录仪等,可将图谱、数据和操作条件都显示出来。
1、光源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只用钨灯,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用钨灯 氘灯两个光源,同时还多了这两个光源灯的切换部件.这是因为钨灯的光谱范围主要在可见到近红外这段,氘灯主要在紫外端.也正是因为光源的不一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多了一个专门提供氘灯工作的氘灯电源了.
2、光学器件的不同: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波,而对可见到近红外端有比较好的透过性,所以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些光学部件可以使用玻璃,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一般使用石英光学部件.同时由于这个原因,在比色皿的选择上也就有不同了,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使用玻璃制的比色皿,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石英制的比色皿了.
3、接收器的不同:由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多了紫外波,所以在接收器的选择上也就不一样了.多了对紫外波的灵敏响应功能,这类接收器的价格就比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接收器贵了很多了.
ND-2000是目前国内外实验室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款微量分光光度计,其优越的性能、准确的结果赢得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该产品可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 紫外检测:常规紫外光波长下检测样品吸光值;
* 核酸检测:可检测dsDNA、ssDNA、RNA等不同类型核酸的浓度及其在260nm、280nm处的吸光值;
* 探针检测:检测荧光标记探针的吸光值,可用于去除未能标记探针的样品;
* 细胞培养物检测:检测细胞培养物在600nm处的吸光值;
* 蛋白检测:检测普通纯化后蛋白的浓度和280nm处的吸光值;
* 蛋白标记检测:可检测被BCA、Bradford或Lowry标定的蛋白样品,自动画出标准曲线并计算出待测蛋白质浓度。
二、 产品简介
NanoDrop 2000超微量分光光度计是NanoDrop的最新产品,应用液体的表面张力特性,样品体积只需要 0.5~2ul,在检测台上,经上下臂的接触拉出固定的光径达到快速、微量、高浓度、免石英管、免毛细管等耗材检测吸收值的优点。此产品设计受专利保护,并在全世界广受欢迎,其准确度与便利性让科学家得以更有效率进行各项研究。
NanoDrop 2000使用高能量氙灯(pulsed xenon flash lamp)可提供190~840nm的全光谱检测,且不需要暖机,开机后立即使用。搭配高感度CCD array检测器,检测吸收值可高达300Abs(dsDNA浓度2~15000ng/ul),大部分纯化后的核酸几乎都不需要稀释即可检测。
待测样品的均质性是NanoDrop 2000的最高要求,一般核酸、蛋白质样品能在检测前以vortex mixer震匀为最佳,若无vortex mixer也应以pipette吸放数次混匀。若担心genomic DNA可能因前述动作而断裂,则改以55?C加热约一分钟,使样品在侦测前呈现均匀状态,以确保 2ul 具有代表性。
检测时选择不同检测模式,可以得到最快速的结果:
● Nucleic Acid ?C 吸收光谱、230nm, 260nm, 280nm吸收值(换算成10mm光径吸收值)、260/280 ratio、260/230 ratio及核酸浓度。
● UV-Vis ?C 190~840nm间所有波长的吸收值及光谱(以1mm光径吸收值呈现)。
● A280蛋白质定量法 ?C 280nm吸收值(换算成10mm光径吸收值)、260/280 ratio及蛋白质浓度。仅适用于纯化后的蛋白质,须具有已知的质量消光系数(mass extinction coefficient)方可计算。
● BCA、Bradford及Lowry ?C 依不同呈色剂提供不同波长吸收值结果,自动画出标准曲线并计算R square,待测蛋白质浓度。
* 蛋白质检测模式目前提供BCA、Bradford及Lowry三种常见定量呈色剂,因呈色剂随时间会逐渐加深,使用前请详阅试剂说明书并制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在最佳时间内完成检测,以得到良好的标准曲线。每个标准曲线最多可有七个标准品,每个标准品最多可做五重复。
* 测蛋白质时样品体积需使用 2ul,每个样品检测后需以Kimwipes 低尘擦拭纸(编号: 34155 )擦拭15~20回,以避免呈色剂与蛋白质的残留。
浓度范围:
样品种类
最低浓度
最高浓度
(超过时请稀释样品)
再现性 (五重复以上)
核酸
2 ng/ul
15000 ng/ul (dsDNA)
12000 ng/ul (RNA)
浓度范围在 2-100 ng/ul 时,SD为 ± 2 ng/ul
浓度范围大于 100 ng/ul 时,CV为 ± 2%
纯BSA
0.10 mg/ml
100 mg/ml
浓度范围在 0.05-10 mg/ml 时,SD为 ± 0.10 mg/ml
浓度大于 10 mg/ml 时,CV为 ± 2%
蛋白质,以BCA方式定量
0.2 mg/ml
8.0 mg/ml
CV:± 2% (在可侦测的浓度范围内皆然)
蛋白质,以modified Lowry方式定量
0.2 mg/ml
4.0 mg/ml
CV:± 2% (在可侦测的浓度范围内皆然)
蛋白质,以Bradford方式定量
100 ug/ml
8000 ug/ml
浓度范围在 100-500 ug/ml 时,SD为 ± 25 ug/ml
浓度大于 500 ug/ml 时,CV为 ± 5%
蛋白质,以Mini Bradford方式定量
15 ug/ml
100 ug/ml
浓度范围在 15-50 ug/ml 时,SD为 ± 4 ug/ml
浓度大于 50 ug/ml 时,CV为 ± 5%
三、技术参数:
1、波长范围: 190-840nm;
2、波长精度: 1nm;
3、分辨率: <1.8 nm (FWHM at Hg 253.7 nm);
4、其它: 1mm光程长度(可自动调整到0.05mm);
5、检测下限:2ng/μl(dsDNA);
6、检测上限:15000ng/μl(dsDNA);
7、吸光率精确度:0.002 absorbance (1mm光程);
8、吸光率准确性:2%(at 0.76 at 257 nm);
9、吸光率范围:0.02-300 (相当于10mm光程);
10、核酸检测周期:< 5s;
11、体积:14cm×20cm。
四、使用方法举例:
dsDNA:在主画面点选Nucleic Acid,计算机与仪器自动完成联机。依照DNA所溶于之液体准备该溶液(务必确认DNA溶于二次水、TE buffer或哪一组kit的elution buffer)取出1.5 ul 点在侦测台上,放下上臂后再按Blank。在右上方拉选Sample Type 选 DNA-50,在Sample ID位置输入样品名称,将样品混匀,取出1.5 ul 点在侦测台上,放下上臂后再按Measure。
五、结果整理:
NanoDrop2000 软件在侦测一开始会询问档案欲存至何处,若未指定,则档案会存在上一个使用者的档案内。
六、注意事项:
1. 侦测后立即使用拭镜纸(Kimwipe类)擦拭台面。先取一张将上下台面的液体吸走,再将此laboratory wipe吸过样品的面反折到内部,折迭四次后以单方向多次擦拭台面(DNA 擦 5次,Protein 擦 20次)。
2. 同一滴液体只能做一次侦测,欲重复定量同一样品,请擦掉前一滴,重新取出一滴进行侦测。
3. 基本上核酸样品可使用1~2ul做测量,随各液体体积特性之不同会有不同体积需求,原则上不超过 2ul。并请使用2ul pipette避免体积不足导致液柱无法完整形成。唯蛋白质样品因呈色剂与蛋白质本身特性,务必使用2ul进行侦测。
4. 当软件跳出错误讯息时,请详细阅读并依指示进行障碍排除。最常发生的情形是在侦测过程液柱并未正确形成,软件会出现以下讯息。可先用肉眼观察液柱是否未完整连接上下台面,或样品内有泡泡,将上臂拉起后,擦掉该滴样品,再重新进行侦测,必要时可将样品体积加大至2ul。
5. 不可使用含有Hydrofluoric Acid (HF)之腐蚀样品,其它无腐蚀性之液体皆可使用。
品牌:
2.将灵敏度开关调至“1”档(若零点调节器调不到“0”时,需选用较高档。)
3.根据所需波长转动波长选择钮。
4.将空白液及测定液分别倒入比色杯3/4处,用擦镜纸擦清外壁,放入样品室内,使空白管对准光路。
5.在暗箱盖开启状态下调节零点调节器,使读数盘指针指向T=0处。
6.盖上暗箱盖,调节“100”调节器,使空白管的T=100,指针稳定后逐步拉出样品滑竿,分别读出测定管的光密度值,并记录。
7.比色完毕,关上电源,取出比色皿洗净,样品室用软布或软纸擦净。
红外光谱仪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进行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分析的仪器。红外光谱仪通常由光源,单色器,探测器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系统组成。根据分光装置的不同,分为色散型和干涉型。对色散型双光路光学零位平衡红外分光光度计而言,当样品吸收了一定频率的红外辐射后,分子的振动能级发生跃迁,透过的光束中相应频率的光被减弱,造成参比光路与样品光路相应辐射的强度差,从而得到所测样品的红外光谱。红外光谱仪特点 1、 只需三个分束器即可覆盖从紫外到远红外的区段;
2、 专利干涉仪,连续动态调整,稳定性极高;
3、 可实现LC/FTIR、TGA/FTIR、GC/FTIR等技术联用;
4、 智能附件即插即用,自动识别,仪器参数自动调整;
5、 光学台一体化设计,主部件对针定位,无需调整。
红外分光光度计 由光源发出的光,被分为能量均等对称的两束,一束为样品光通过样品,另一束为参考光作为基准。这两束光通过样品室进入光度计后,被扇形镜以一定的频率所调制,形成交变。基本工作原理 用一定频率的红外线聚焦照射被分析的试样,如果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与照射红外线相同就会产生共振,这个基团就吸收一定频率的红外线,把分子吸收的红外线的情况用仪器记录下来,便能得到全面反映试样成份特征的光谱,从而推测化合物的类型和结构。IR光谱主要是定性技术,但是随着比例记录电子装置的出现,也能迅速而准确地进行定量分析。
特点
一般的红外光谱是指2.5-50微米(对应波数4000--200厘米-1)之间的中红外光谱,这是研究研究有机化合物最常用的光谱区域。红外光谱法的特点是:快速、样品量少(几微克-几毫克),特征性强(各种物质有其特定的红外光谱图)、能分析各种状态(气、液、固)的试样以及不破坏样品。红外光谱仪是化学、物理、地质、生物、医学、纺织、环保及材料科学等的重要研究工具和测试手段,而远红光谱更是研究金属配位化合物的重要手段。
可见分光光度计(又名可见光度计、分光光度计)是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是上海美析仪器采用最新的单片机技术,开发出能够进行定量测量(标准曲线测量,可对物质进行浓度直读);OD值直接测量(吸光度、透过率和能量等直读);动力学测试(测出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OD值的变化);光谱扫描(可以对某一种物质进行全波段扫描,分析物质的特征波长,判断实验过程的误差);多波长测试(可以对物质同时进行多个波长的测试,分析物质的相关特性);还有可以进行DNA/蛋白质测试、总磷总氮测试、重金属测试、农药残留测试、食品安全检测、热力发电金属离子测试等等,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电力、生物研究、教学科研、化学化工、质量监督、水质环保和商检等各大领域。V-1500PC型可见分光光度计,波长范围:320nm-1100nm,能满足不同物质的测试。
1、光源不同: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光源一般只用钨灯,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用钨灯 氘灯两个光源,同时还多了这两个光源灯的切换部件。这是因为钨灯的光谱范围主要在可见到近红外这段,氘灯主要在紫外端。也正是因为光源的不一样,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也多了一个专门提供氘灯工作的氘灯电源了。
2、光学器件的不同:由于玻璃能吸收紫外波,而对可见到近红外端有比较好的透过性,所以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一些光学部件可以使用玻璃,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不能使用玻璃部件,一般使用石英光学部件。同时由于这个原因,在比色皿的选择上也就有不同了,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使用玻璃制的比色皿,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一般使用石英制的比色皿了。
3、接收器的不同:由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多了紫外波,所以在接收器的选择上也就不一样了。多了对紫外波的灵敏响应功能,这类接收器的价格就比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接收器贵了很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