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QNONADH oxidase inhibitor |
Sample solution is provided at 25 µL, 10mM.
































Quality Control & MSDS
- View current batch:
- Purity = 99.77%
- COA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 HPLC
-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Chemical structure


HQNO Dilution Calculator
calculate

HQNO Molarity Calculator
calculate
Cas No. | 341-88-8 | SDF | Download SDF |
Synonyms | KF8940,N-oxo-2-heptyl-4-Hydroxyquinoline,Pyo II | ||
Chemical Name | 2-heptyl-1-hydroxyquinolin-4(1H)-one | ||
Canonical SMILES | CCCCCCCC1=CC(C2=CC=CC=C2N1O)=O | ||
Formula | C16H21NO2 | M.Wt | 259.34 |
Solubility | ≥25.9mg/mL in ETOH with gentle warming | Storage | Store at -20°C |
Shipping Condition | Evaluation sample solution : ship with blue ice.All other available size:ship with RT , or blue ice upon request | ||
General tips | For obtaining a higher solubility , please warm the tube at 37 ℃ and shake it in the ultrasonic bath for a while.Stock solution can be stored below -20℃ for several months. |
HQNO is a NADH oxidase inhibitor.
The NADPH oxidase, a membrane-bound enzyme complex facing the extracellular space, can be found in the plasma membrane and in the membranes of phagosomes used by neutrophil white blood cells to engulf microorganisms. Isoforms are designated NOX1, NOX2, NOX3, as well as NOX4.
In vitro: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HQNO could inhibit the Na+-dependent NADH oxidase but had very limited effect on the NA+-independent activity of mutant membranes. Moreover, the NADH:quinone oxidoreductase was observed to be the Na+-dependent HQNO-sensitive site of the NADH oxidase. In addition, HQNO was found to be able to cause a strong inhibition of the Na+ pump with limited effect on the overall H+ extrusion by respiration in the wild type cells. The inhibition of the Na+ pump by HQNO could be overcome by oxidized but not reduced TMPD. The electron flow NADH to oxygen appeared to bypass the HQNO-sensitive site and energize the Na+ pump in the presence of oxidised TMPD [1].
In vivo: Up to now, there is no animal in vivo data reported.
Clinical trial: So far, no clinical study has been conducted.
Reference:[1] Tokuda, H., and Unemoto, T. Na+ is translocated at NADH:quinone oxidoreductase segment in the respiratory chain of Vibrio alginolyticus. 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y 259(12), 7785-7790 (1984).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美国UVP凝胶成像分析系统
主要特征
◆ 多款CCD可供用户选择搭配,适用于所有成像实验对摄像系统的要求
◆ F 1.2保证大进光量和高成像速度
◆ 自动调焦,软件控制进行焦距、光圈、滤光片和放大缩小等功能调节
◆ 暗箱密闭性非常好,给化学发光成像提供了最佳条件
◆ 凝胶视窗,装有保护玻璃,无需开门便可快速观察样品
◆ USB接口,使数据快捷而简便传输
◆ 当暗箱门打开,安全保险机制自动关闭透射仪,保证无紫外泄露
◆ 样品台可以由软件控制上下调节,寻找最佳拍摄效果,同时可以记录上次拍摄位置
◆ 提供最好的重现性
◆ 根据不同发射波长要求,采取了五位滤片轮设计,由软件控制滤光片的变换
◆ 可选配外接卤素光源,配置不同的激发光滤光片用于不同荧光成像分析
VisionWorksLS图像采集和分析软件
VisionWorksLS是一套成熟的图像采集及分析软件,其中包含多种工具使拍摄化学发光,荧光,或者比色实验 (染色胶、菌落、斑点和膜)的图像更加简单快捷.
功能包括:
◆ 多种图像拍摄方式一键式图像拍摄、连续拍摄、动态模式拍摄
◆ 图像优化,添加注释
◆ 1D分析、密度分析和菌落计数
◆ 多用户权限设置,保证软件数据安全
◆ 用户可自定义模板与参数设定
◆ 生成报告
◆ 符合FDA 21 CFR Part 11 方式表达
◆ 数据报告可直接生成Excel电子表格
分析功能的应用:
◆ 1D 电泳凝胶分析
◆ Dot blot 分析
◆ 活体动物及植物分析
◆ 菌落计算
◆ 分子量定量
◆ GFP 表达分析
◆ 蛋白定量分析
◆ PCR 基因表达
◆ PCR 定量
◆ TLC 分析
◆ Western blot 密度分析
作用:
小动物活体成像
肿瘤研究
癌症研究
心脏病
基因治疗
还有你所用的荧光物质也有关系,Cy5以上应该可以活体成像。只看药物器官分布的话LZ可以用普通的小白鼠
然后剖腹观察,染料用Cy3或者其他普遍的FITC都行。
与传统技术相比,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不需要杀死动物,可以对同一个动物进行长时间反复跟踪成像,既可以提高数据的可比性,避免个体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又可以了解标记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代谢情况,避免传统体外实验方法的诸多缺点;特别是还可以用原生态的方法来研究问题,即研究对象不需要先行标记,其后用荧光标记物来研究其行为,观察结果真实可靠。
那如何选择自己最合适的活体荧光成像系统呢?本文试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分析。
1、 荧光标记的选择
活体荧光成像技术主要有三种标记方法:荧光蛋白标记、荧光染料标记和量子点标记。荧光蛋白适用于标记肿瘤细胞、病毒、基因等。通常使用的是GFP、EGFP、RFP(DsRed)等。荧光染料标记和体外标记方法相同,常用的有Cy3、Cy5、Cy5.5及Cy7,可以标记抗体、多肽、小分子药物等。量子点标记作为一种新的标记方法,是有机荧光染料的发射光强的20倍,稳定性强100倍以上,具有荧光发光光谱较窄、量子产率高、不易漂白、激发光谱宽、颜色可调,并且光化学稳定性高,不易分解等诸多优点。量子点是一种能发射荧光的半导体纳米微晶体,尺寸在100nm以下,它可以经受反复多次激发,而不像有机荧光染料那样容易发生荧光淬灭。
但是不同荧光波长的组织穿透力不同,如图1所示,各种波长的光对小鼠各种器官的透过率,都在波长>600nm时显著增加。而如图2所示,在650nm-900nm的近红外区间,血红蛋白、脂肪和水对这些波长的光的吸收都保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因而,选择激发和发射光谱位于650nm-900nm的近红外荧光标记(或至少发射光谱位于该区间),更有利于活体光学成像,特别是深层组织的荧光成像。(推荐文献: Nature Method, 2005, 2: 12 如何选择合适的荧光蛋白; Science, 2009, 324: 804 钱永建教授研究成果-近红外荧光蛋白,非常适合活体荧光成像)。
2、 活体荧光成像CCD的选择
选择适当的CCD镜头,对于体内可见光成像是非常重要的。如何选择活体荧光性价比最高的CCD呢?CCD有一些重要的参数:
1) CCD 像素。CCD像素决定成像的图片质量,像素越高,成像质量越好。由于荧光背景光较强,产生非特异性杂光干扰明显,需要配有高分辨率CCD的相机。
2) 前照式还是背照式CCD。一般而言,背照式CCD具有更高的量子效率,但是只有在检测极弱光信号优势明显(如活体生物发光成像),但在强光检测中与前照式CCD无本质差别,还更容易光饱和,并且其成本较高的弱势使其不属于荧光检测常规要素。
3) CCD 温度。制冷CCD分为两种:恒定低温制冷CCD和相对低温制冷CCD。恒定低温制冷CCD拥有稳定的背景,可以进行背景扣除;而相对低温制冷CCD由于背景不稳定,一般不能进行有效的背景扣除。CCD制冷温度越低,产生的暗电流越小,如图3所示,当制冷温度达到-29℃时,产生的暗电流已经低至0.03e/pixel/s。由于仪器自身产生的噪音主要由暗电流热噪音和CCD读取噪音组成,而目前CCD读取噪音最低只能降至2e rms;因而更低温度的CCD并不能明显的降低背景噪音,而成本却极大提高。
4) CCD 读取噪音和暗电流。CCD读取噪音和暗电流热噪音是成像系统产生背景噪音的主要因素,但是 在荧光成像中,最主要的背景噪音却是来自于荧光背景光。荧光成像信噪比的改善主要依赖于荧光背景光的有效控制和背景扣除技术(图4)。
3 、自发荧光的干扰
在活体荧光成像中,动物自发荧光一直困扰着科研工作者。在拥有激发光多光谱分析功能的活体成像系统出现以前,科学家们被迫采取各种方法来减少动物自发荧光,比如:采用无荧光素鼠粮饲养小鼠、使用裸鼠等。现在,拥有激发光多光谱分析功能的活体成像系统,能够轻松进行荧光信号的拆分,如图5,食物、膀胱、毛发和皮肤的自发荧光能够被有效的区分和剥离。激发光多光谱分析也可用于多重荧光标记检测,实现一鼠多标记,降低实验成本,并有效提高数据的可比性。
4、 荧光信号的准确定位
如图6所示,如果信号和靶标100%重合,这是科学家所追求的;但是,如果信号并不和靶标重合,而又误以为正确定位时,这是科学的噩梦。也许,一个错误定位的信号,比没有信号更加糟糕!
而同时拥有结构成像(如X光、MRI)和功能成像功能(如荧光、发光、同位素)的多功能活体成像系统,则让您摆脱困境,准确定位荧光信号。如图7所示,小鼠的X成像经过胃肠造影,可清晰地获得胃肠的形状和位置,将荧光信号和X光叠加,荧光和胃肠重合,可准确判定荧光定位在胃肠。
不知道哪家单位会有啊?
最近的实验会用到,哪位知道,请不吝赐教,越详细越好,多谢多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