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F: N/A
MW: N/A
CAS NO: N/A
Storage Conditions: -20oC,dry
AvailABIlity:
ebiomall.com






>
>
>
>
>
>
>
>
>
>
>
例如:5000个核苷酸残基就是5000×0.15=750纳米
核苷酸(hé gān suān) Nucleotide,一类由嘌呤碱或嘧啶碱、核糖或脱氧核糖以及磷酸三种物质组成的化合物。又称核甙酸。戊糖与有机碱合成核苷,核苷与磷酸合成核苷酸,4种核苷酸组成核酸。核苷酸主要参与构成核酸,许多单核苷酸也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三磷酸腺苷(ATP)、脱氢辅酶等。
核苷类药按其结构,也可分为3类: ① L-核苷类:,如拉米夫定和替比夫定;为嘧啶类②
无环磷酸盐类,阿德福韦酯和替诺夫韦;为嘌呤类,③ 环戊烷 /
烯类,如恩替卡韦。现在上市的有拉米夫定、替比夫定、阿德福韦和恩替卡韦;将要上市的还有替诺福韦。这一类新的药物还在不断研发,还会有更好的药物问世。
这一类药物有共同的特点。优点是应用方便,每天服一片药就行了;安全性强,很少不良反应,几乎没有禁忌症;最重要的是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很强,能较快改善病情。共同的缺点是需要长期用药,随意停药可能有反弹的风险;不计划、不规范用药容易发生耐药变异。
1、拉米夫定(贺普丁)有什么特点?
拉米夫定是第一个研发出来的口服抗病毒药,已经上市10年了,治疗了上百万人,救治了无数病人,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在上述几种口服抗病毒药中,拉米夫定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居于中等水平,一年平均可降低对数的5次方(即降到治疗前的1/10万)。随着病毒水平的降低,有七成病人血清转氨酶在3个月内降至正常;自觉症状也随之改善;肝组织病变在6个月内会有明显进步。肝硬化病人的恢复要慢一些。
拉米夫定是最安全的核苷类药,价格也较适当,过去、现在和在近期内都是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药物,一个月的费用约460圆。
但拉米夫定也是最容易发生耐药变异的,每年以20%的比率递增。过去由于“一花独秀”,也有过一些误导,使我国有众多耐药变异的乙肝病毒感染者,因对其他核苷类药可能会发生交叉耐药,造成治疗困难。今后如能吸取教训,使用得当,仍不失为一个好药。
2、阿德福韦有什么特点?
阿德福韦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稍弱,1年降低4次方,故控制病情较缓慢,1年只有半数的病人血清转氨酶正常。但阿德福韦发生耐药变异较少,只要血清病毒长期维持在很低的复制水平,就有可能较长时间稳定控制病情。
阿德福韦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生产。在多种核苷类药物中,价格是最低的(一个月的费用约430圆),而且药品价格还在不断下调中。既能解决患者问题,又不至于增添患者太多经济负担。
但要注意的是:老年病人和肝移植病人可能有潜在的肾损害,用药中要多做检查。
3、恩替卡韦有什么特点?
恩替卡韦,在已经上市和尚未上市的几种药物中,抑制病毒复制的活性最强,一年平均可降低对数的7次方,几乎是拉米夫定的100倍,对极大多数病毒水平很高的病人也能在1年左右降至不能检出。早期作用更明显,头2周就能降低2次方,对救治重症病人特别有利。在肝移植病人可用于抑制病毒复现,可长期应用预防再感染导致的移植肝排斥。
恩替卡韦在没有用过核苷类药的初治病人,耐药变异的发生率很低,对已经拉米夫定耐药的病人疗效会明显降低。最大的问题是价格最贵,一个月的费用达1100圆。
4、替比夫定有什么特点?
替比夫定是拉米夫定的同类药,而抑制病毒作用约有拉米夫定的10倍,一年平均可降低血清病毒水平6次方,约60%的病人不能检出病毒。不过这些数据多来源国外,从临床疗效来看,控制病情、HBV-DNA阴转率、变异率稍优于拉米夫定,但从统计学上来分析,没有实际意义的差别。替比夫定一个月的费用约700圆,尚没有纳入国家医保。拉米夫定效果不佳时,可以考虑换用替比夫定,但一年后的耐药率也不低于10%。
怎样正确应用这一类药物?
因为服用这类药物很方便、很安全,有些病人像用止痛片或胃病药一样,随意停停用用,血清转氨酶升高了就用,正常了就停。这样不规范的用药很少有不出问题的,过去曾经有过不少教训。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按规定的剂量服药,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治疗用单链寡核苷酸药物的非临床研究评价概述
余珊珊、胡晓敏、王海学、王旸、王庆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单链寡核苷酸(Single-strandedoligonucleotide,SSO)是一种人工合成寡核苷酸,可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主要通过与靶RNA杂交,诱导断裂、调节剪切、抑制翻译等作用抑制靶RNA功能,在基因层面产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未经修饰的SSO易被核酸酶降解,经化学修饰的SSO(如经锁核酸修饰后的SSO)其稳定性、杂交亲和力和酶切效率大大提高,成药性显著增强。目前,已有4个治疗用SSO药物在美国或欧洲上市,更多的候选药物处于研发阶段。本文将从上市监管、非临床特点、非临床安全性试验一般原则等方面阐述治疗用SSO药物的非临床研究评价要点。
[关键词]治疗用单链寡核苷酸药物,锁核酸,非临床研究评价
http://www.cde.org.cn/dzkw.do?method=largePage&id=313894
以前听说过设计引物,以引物互为模板进行PCR获得的引物二聚体就是目的片段
有没有人具体操作过呢?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呢?比如引物设计,体系,PCR程序
各位战友,你们好!我最近在做载体构建的实验,我打算将一段40bp左右的寡核苷酸连接到载体上,但是做了几次都是阴性结果,求各位大神指教!谢谢
我的操作过程如下:
我是将含有酶切位点的寡核苷酸引物稀释成100uM,各取1ul,加8ul水,95℃5mins,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将退火后的核苷酸双链稀释了100倍。稀释后的核苷酸双链进行双酶切,酶切体系是:
10xBuffer4ul
Oligo30ul
酶12ul
酶22ul
ddH2O2ul
混匀后37℃水浴40min,在用65℃将酶变性20min
接下来就将寡核苷酸与双酶切回收载体连接(确认已经酶切开)
连接体系:
载体:2ul
oligo:10ul
10xT4buffer:2ul
T4连接酶:2ul
ddH2O:4ul
16℃连接过夜。
转化克隆后,挑取单克隆测序,发现全是没有连上,可能是什么原因呢?能帮忙解答一下吗?
这个缩写,N是nicotinamideA是腺嘌呤adenineD是二核苷酸dinucleotideP是磷酸基团phosphate那么H是什么的缩写呢?是还原H的意思吗?
我冻干的5‘-核苷酸酶在固体状态挺稳定,但是复溶之后的液体状态分别在4℃和-20℃保存7天后,4℃保存的浓度下降20%以上,-20℃保存的没降。这是什么原因?该怎么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