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ecifications
Increasingly, researchers are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poly-ubiquitin chains linked through K11. This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has been linked to ERAD as a signal for proteasomal degradation. K11-linked chains appear t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cycle signaling, as they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naphase promoting complex (APC).
These diubiquitin chains are generated from the enzymatic linkage of wild-type ubiquitin through lysine 11 and purified to >95% homogenity by 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Info
Source | Human recombinant |
Form | Liquid |
Molecular weight | 17,111 Da |
Affinity tag | None |
Purity | 95% by Western |
Concentration | Lot-specific |
Buffer | PBS |
Storage | -80°C, Avoid repeated freeze/thaw cycles |
Stability | 1 year under recommended storage conditions |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yyj5028
生物素和亲和素的结合部位是咪唑酮环
已修改~
下面开始更新2016的
细胞培养瓶(板)生长面积容量与细胞数(大约)
96孔板 4~5X10 4 35mm培养皿 1X10 6
48 孔板 1.3X10 5 60mm培养皿 2.6X10 6
24孔板 2.5X10 5 100mm培养皿 7X10 6
12孔板 5X10 5 150mm培养皿 1.8X10 7
6孔板 1.2X10 6
细胞瓶面积 容量 工作体积 细胞数目
612.5cm2 25ml 2ml 5X10 5
25cm2 50ml 5ml 1X10 68
35cm2 75ml 10ml 2X10 6
75 cm2 250ml 15ml X10 6
150cm2 700ml 40ml 1.1X10 7
补充:不同孔板所加培养液的液面都不宜太深,一般在2~3mm范围,结合不同孔的底面积就可算出各培养孔的适宜加液量(参考下表)。若加液量过多会影响气体(氧气)交换,而且在搬动过程中易溢出造成污染。具体所加细胞密度依实验的目的不同灵活掌握。
抽血检测,一般用三代酶联合免疫法 酶联免疫法,简称ELISA。 它的中心就是让抗体与酶复合物结合,然后通过显色来检测。 步骤:ELISA用血清来检测,首先血液要经过至少半个小时的凝集,然后取血清(这是有些网友不理解为什么医院抽完了血对血置之不理的原因,其实是误会)。将酶复合物用稀释液稀释后,加血清及阴性、阳性对照,还有就是质控品(这是严格的要求,它的范围必须在质控范围内)。经过一个小时的孵育,然后洗板,加底物,半个小时避光反应后加终止液即完成反应部分,然后就是读数。由数值来判断结果的阴性或阳性。严格的讲,如果第一次检测为阳性的话,无论是哪个实验室,必须按照CDC的HIV操作规程来进行第二次检测,第二次的方法必须与第一次的不同,如还是阳性,将送确认实验室确认。有的医院很不负责,将初筛阳性的报告发出后就不管了,这是不对的。必须经过确认实验室确认后才可出阳性诊断。祝大家。PS,第一次检测为阳性的话,一定要去确认实验室再做一次,勇敢的去面对,也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基本原理是: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
BAS用于检测的基本方法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标记亲和素连接生物化大分子反应体系,称BA法,或标记亲和素生物素法(LAB)。
第二类以亲和素两端分别连接生物素化大分子反应体系和标记生物素,称为桥联亲和素-生物素法(BRAB)。
第三类是将亲和素与酶标生物素共温形成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再与生物素化的抗抗体接触时,将抗原-抗体反应体系与ABC标记体系连成一体,称为ABC法。这一方法可以将微量抗原的信号放大成千上万倍,以便于检测。 亲和层析是将具有特殊结构的亲和分子制成固相吸附剂放置在层析柱中,当要被分离的蛋白混合液通过层析柱时,与吸附剂具有亲和能力的蛋白质就会被吸附而滞留在层析柱中。那些没有亲和力的蛋白质由于不被吸附,直接流出,从而与被分离的蛋白质分开,然后选用适当的洗脱液, 改变结合条件将被结合的蛋白质洗脱下来。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可以与亲和层析的方法结合,大大提高纯化蛋白质的纯度,或者为已知配体寻找受体。步骤是首先将生物素共价结合到配体蛋白上,再将生物素化后的配体蛋白加入含有受体蛋白的混合物,然后将此混合物通过预先固定了亲和素的层析柱,这时配体受体复合物就通过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停留在层析柱上,最后通过选择性洗脱获得此受体配体蛋白复合物或者仅有受体。这一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药物研发行业,当人们发现某种药物分子具有疗效但是又不清楚它具体作用于哪种蛋白质时,可以将其生物素化然后把靶蛋白从成千上万种蛋白质中“抓”出来。
生物素-亲和素系统还可以用相似的方法分离DNA.方法是在DNA探针的一端挂上生物素,然后用其获得目的DNA片段,再利用固定化的亲和素回收这些DNA。
传统的基因探针是由带放射性的磷酸碱基合成的,我们可以用被生物素标记的磷酸碱基合成基因探针,避免了实验过程中放射性物质可能造成的伤害。
生物素容易与蛋白质和核酸类等生物大分子结合,形成的生物素衍生物,不仅保持了大分子物质的原有生物活性,而且比恬度高,具多价性。此外,每个亲和素分子有四个生物素结合部位,可同时以多价形式结合生物素化的大分子衍生物和标记物。因此,BAS具有多级放大作用,使其在应用时可极大地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特异性
亲和素与生物素间的结合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其反应呈高度专一性。因此,BAS的多层次放大作用在提高灵敏度的同时,并不增加非特异性干扰。而且,BAS结合特性不会因反应试剂的高度稀释而受影响,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反应试剂的非特异作用。
稳定性
亲和素结合生物素的亲和常数可为抗原-抗体反应的百万倍,二者结合形成复合物的解离常数很小,呈不可逆反应性;而且酸、碱、变性剂、蛋白溶解酶以及有机溶剂均不影响其结合。因此,BAS在实际应用中,产物的稳定性高,从而可降低操作误差,提高测定的精确度。
普适性
生物素-结合素系统的多功能性还能提供一套统一的研究方法。例如对于某待测分子,已经得到了对于该分子的生物素标记抗原,那么配合结合亲和素的胶体金可以在电镜下观测,配合结合荧光标记的亲和素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筛选,配合连接到酶的亲和素可以进行ELISA等免疫组化实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