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duct Name | Cys(Npys) - TAT (47 - 57)C(Npys)YGRKKRRQRRR - NH2 |
Size | 1 mg |
Catalog # | AS-61214 |
US$ | $249 |
This peptide corresponds to the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of the TAT protein and is synthesized with an activated cysteine residue C(Npys), wherein Npys is 3-Nitro-2-pyridinesulfenyl group and is used for activating S of cysteine and for rapid reaction when a thiol group is introduced. This kind of modification has been used to render this peptide as a cell penetrating and carrier peptide applicable in conjugation studies. | |
Detailed Information | ![]() |
Storage | -20°C |
References | 1, Bright R. et al. Neurosci lett. 441, 120-124 (2008) 2, Moultin HM. Et al. Bioconj Chem. 15(2):290-299 (2004). |
Molecular Weight | 1816.1 |
C(Npys)YGRKKRRQRRR-NH2 | |
Sequence(Three-Letter Code) | Cys(Npys) - Tyr - Gly - Arg - Lys - Lys - Arg - Arg - Gln - Arg - Arg - Arg - NH2 |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这个问题出现很久了,一直没得到解决,问了好多实验室都说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问过一个工程师,他说这个不会是灌流引起的,可能是什么地方形成了短路;我以前做单细胞的时候(不用蠕动泵)也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在网上查了半天看见说可能是形成了原电池,导致AgCL的不断消耗,觉得很疑惑,这个原电池的另一极是什么?怎么形成的原电池?改怎么解决呢?
如果万一不行还想过把两根银丝都换成铂金丝,请问有没有谁是用铂金丝的?是不是和银丝一样用啊?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现在因为这个没有办法做试验,心急如焚啊,请各位战友来帮帮我啊
传统膜片钳技术每次只能记录一个细胞(或一对细胞),对实验人员来说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作,它不适合在药物开发初期和中期进行大量化合物的筛选,也不适合需要记录大量细胞的基础实验研究。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它不仅通量高[3],一次能记录几个甚至几十个细胞,而且从找细胞、形成封接、破膜等整个实验操作实现了自动化,免除了这些操作的复杂与困难。这两个优点使得膜片钳技术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了!签于全自动膜片钳技术的这些优点,目前已经广泛的用于药物筛选。
2)内面向外式膜片( inside outpatch)细胞内外和电极内的溶液均可调控,既能较容易地改变细胞内的离子或物质浓度,又能把酶等直接加于膜的内侧面,适宜研究胞内物质对通道活动的影响。但实验中难以改变膜外侧物质,且需浸于低钙液中。常用于研究依赖细胞内钙的离子通道,如钙敏感的钾通道,还可用于细胞内激素和第二信使与通道的调节作用。
3) 外面向外式膜片(outside outpatch)能接触膜的两侧,可以任意改变膜外物质的浓度,有利于研究离子、递质对膜外表面的作用,多用于研究细胞膜外侧受体控制的离子通道。这些受体直接作用于离子通道,而不需经过第二信使系统。因细胞外液容易更换,故加药方便。缺陷是实验中难以改变胞内成分,而且电极管内必须充以低钙液。
4) 全细胞式膜片(whole cell patch)方式使细胞内与浴槽之间的漏流极少。电极本身阻抗(1~10MΩ)与细胞封接后的阻抗相比较低,这种低接触阻抗使单管电压钳容易实现。电极管内与细胞之间弥散交换与平衡快,因而容易控制细胞内液的成分。细胞钳记录的是许多通道的平均电流,有利于综合分析。如果有目的地将膜电位钳制在某一程度,可做到选择性抑制某些通道的活性而只记录某种通道电流的总和,并可在同一细胞上观察几种不同通道的情况。通过改变内部介质,如改变电极液成分,或在电极液中加入所需药物,通过渗透很快改变胞浆成分并达到平衡,该手段在全细胞记录中广泛应用。它适合于小细胞的电压钳位,对于直径大于30μm的细胞很难实现钳位。不足之处是由于电极与细胞间交换快,细胞内环境很容易破坏,因此记录所用的电极液应与胞浆主要成分相同,如高K+,低Na+和Ca2+及一定的缓冲成分和能量代谢所需的物质。
5) 穿孔膜片(perforated patch)是为克服常规全细胞模式的胞质渗漏问题,有学者将与离子亲和的制霉菌素或二性霉素B经微电极灌流到含有类甾醇的细胞膜上,形成只允许一价离子通过的孔,用此法在膜片上做很多导电性孔道,借此对全细胞膜电流进行记录。由于此模式的胞质渗漏极为缓慢,局部串联阻抗较常规全细胞模式高,所以钳制速度很慢,也称为缓慢全细胞模式。
感觉这样的提问没有什么意义
建议,可以自己查阅下资料
用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构成的I-V转换器是测量回路的核心部分。在场效应管运算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子为等电位,向正输入端子施加指令电位时,由于短路负端子以及膜片都可等电位地达到钳制的目的,当膜片微电极尖端与默片之间形成10GΩ以上封接时,其间的分流电流达到最小,横跨膜片的电流可100%作为来自膜片电极的记录电流(lp)而被测量出来。
这一伟大的贡献,使Neher和Sakmann获得1991年度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
⒋另外,还应注意仪表的使用环境要符合要求,要远离外磁场。
直流电流表构造
查看图片[电流表]主要包括
三个接线柱[有"+","-"两种接线柱,如(+,-0.6A,-3A)或(-,0.6A,3A)],指针,刻度等(交流电流表无正负接线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