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AS Number: | 167261-43-0 |
MDL Number: | |
Molecular Formula: | C10H15N3O |
Formula Weight: | 193.25 |
Chemical Formula: | C10H15N3O |
Color and Form: | white to light-yellow pwdr. |
Note: | Sold in collaboration with Daicel for research purposes only. |
Related Categories: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求助战友们:
有做过中药醇提取,但是在收醇的时候,当浓缩至醇浓度约20%的时候,有析出现象,析出的还是我的有效成分,怎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如果在未析出时停止浓缩,药液太稀,无法干燥呢?
问题1:我该如何浓缩定参数?
问题2:如果在未析出时放液,由于药液太稀,我该如何选择干燥方式?
求助站里的大侠们,谢谢!
各位老师好,有做环黄芪醇的吗?其对心血管效果怎么样?使用剂量范围是不是很窄,我看文献,有报道,黄芪提取物对血管的作有是双向的,会不会在低剂量时对身体是有害的
各位大神,我现在刚把水提的多糖去蛋白去色素,接下来想醇沉分离,我打算10%、20%、30%········90%乙醇浓度分级醇沉,然后将分级得到的沉淀过凝胶柱。不知道各位在分离多糖时有什么心得,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补充:
一般使用浓硫酸作催化剂,使醇类脱去羟基生成含双键的有机物。应注意的是醇发生消去反应时的温度控制,温度较低(140℃)时会生成副产物醚类,温度达到一定范围(170℃)时才会发生消去反应。消去反应的本质是羟基与β位上的一个H原子共同脱去生成H2O的反应,因而能发生消去反应的醇类必须要有β-H原子。
如果羟基相连接的碳的邻位碳有多个,且都有氢原子,则消去有氢原子较少的邻位碳上的氢原子。 示例:
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
CH3CH2OH→CH2=CH2+H2O (条件为浓硫酸 170摄氏度)
本人目前在做一个中药提取方法的研究,水提醇沉,醇沉浓度分别为50%、60%和70%,检验结果,得率分别为21.99%、23.85%和25.55%,但含量分别是33.48mg/g、16.60mg/g和19.42mg/g。理论上是醇沉浓度越高,去除的杂质越多,得率越低吗?含量是不是也应该是醇沉浓度越高含量越高?我的试验有什么问题,求各位大虾指点!
用蛋黄卵磷脂制备的“脂质体”粒径50-60nm,而文献中一般都是100多纳米,现在担心形成的不是脂质体,而是胶束,两者有什么方法可以鉴别吗?
我想提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好像目前醇提取的比较多,中药有比如黄柏,桑白皮这些。有谁知道醇提取步骤吗?能不能帮帮忙,万分感激
各位亲,本人用70%乙醇回流提了中药大概70L,准备旋蒸浓缩但一直没浓缩,室温放了5天,之后要做药理试验的,会不会影响药效?需要重提吗?感谢感谢
(二)连接回流冷凝管时,冷凝管连接水不会对浸出物造成影响吗?
请求大神指点,不胜感激!
在本例中,溴处在间位,因此不参与反应。
而氯恰好处于对位,因而能发生反应,被甲氧基取代。
因此产物是4-硝基-2-溴苯甲醚。
小弟有一中药处方,需要水煮醇沉处理,问下具体该怎么做,给我方子的老师去世了
告诉我中药先水煮,在用水煮醇沉法外敷治疗
给电话我直接问液可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