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问题
蚂蚁淘所售产品均为正品吗?
蚂蚁淘的创始人兼CEO是钟定松先生,具有十年的从业经验,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口碑;
Ebiomall是跨境直采平台,我们直接从厂家采购,自己的团队负责国际物流和清关,中间没有第三方,蚂蚁淘承诺所售产品仅为正品,假一罚十。
下单后可以修改订单吗?
未确认状态的订单可以修改,打开“订单详情”页面,点击右上角的“修改订单”即可,若已审核确定,则订单无法修改。
商品几天可以发货?
现货产品付款审核后即可发货,大部分期货产品在3周左右即可到货,提供时必达服务的产品订单审核十天内即可发货。
订单如何取消?
如订单处于未确定状态,进入“我的订单"页面,找到要取消的订单,点击“取消订单”按钮。
可以开发票吗?
本网站所售商品都是正规清关,均开具13%正规发票,发票金额含配送费金额,另有说明的除外。
如何联系商家?
蚂蚁淘任何页面都有在线咨询功能,点击“联系客服”、“咨询”或“在线咨询”按钮,均可咨询蚂蚁淘在线客服人员,
或拨打4000-520-616,除此之外客户可在
联系我们页面找到更多的联系方式。
收到的商品少了/发错了怎么办?
同个订单购买多个商品可能会分为一个以上包裹发出,可能不会同时送达,建议查看订单详情是否是部分发货状态;如未收到,可联系在线客服或者致电4000-520-616。
退换货/维修需要多长时间?
一般情况下,退货处理周期为客户收到产品一个月内(以快递公司显示签收时间为准),包装规格、数量、品种不符,外观毁损、短缺或缺陷,请在收到货24小时内申请退换货;特殊商品以合同条款为准。
商品咨询
目前常用于标记抗体的荧光素有以下几种。 可选择性地嵌入核酸(DNA、RNA)的双螺旋碱基对中。在对DNA染色时,需用RNase对细胞进行处理,以排除RNA对DNA荧光定量精度的影响。在488nm波长激发下,PI的发射光谱为610-620nm。 FL2探测器检测PI。向左转|向右转
免疫组化是什么?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 (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 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
免疫荧光技术是将荧光素如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以化学的方法结合,将荧光标记抗体(或抗原)与标本中相应的抗原结合形成荧光标记的抗体- 抗原复合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在镜下见到有荧光存在即推断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根据已 知的抗体(或抗原)即可推知另一个未知抗原(或抗体)的存在。直接免疫荧光法 直接免疫荧光法是利用荧光色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以鉴定未知抗原。本法具有操作简单、时程短、特异性高的优点,但也 存在缺点如不能检查抗体,敏感性较差。(1)在标本上滴加荧光素标记抗体,放入湿盒中。37℃温育30min。 (2)PBS 冲洗后,再用PBS分三缸浸泡,每缸3min。(3)PBS浸泡1~2min,风干。(4)缓冲甘油封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法时应注意:①温育时一定要将玻片放在湿盒中,以防液体蒸发。②用PBS浸泡时应不断振荡。2. 间接免疫荧光法 间接免疫荧光法以荧光素标记抗球蛋白抗体,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后,荧光标记的抗球蛋白抗体与已结合的抗体发生作用,从而推知抗原或抗体的 存在。间接荧光技术可以用已知的抗原检测未知的抗体,也可用已知的抗体测出未知抗原。现以检测流行性热病毒抗体(IgM)为例介绍如下:(1)将待测病人血清加至抗原片(流行性热病毒感染的Vero-E6细胞片)上,每个稀释 度加2孔,最后2孔加PBS做对照。将玻片放置湿盒中,37℃温育 60min。取出玻片,弃去反应液,用PBS洗涤5min,风干。(2)加入1∶40稀释的FITC标记的羊抗人IgM,37℃温育60min。取出玻片,按步骤2洗涤,风干。(3)PBS甘油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阳性结果:在细胞膜及细胞质中可见颗粒状荧光颗粒,细胞核 呈红色。注意事项:温育时将玻片放在湿盒中,以防液体蒸发。选择低温、干燥、洁净的环境风干。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最新数据为准。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免疫学技术:1.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技术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抗体(或抗原)检测组织、细胞或血清中的相应抗原(或抗体)的方法.由于荧光抗体具有安全、灵敏的特点,因此已广泛应用在免疫荧光检测和流式细胞计数领域.根据荧光素标记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直标荧光抗体和间标荧光抗体.间标荧光抗体中一抗并不直接连接荧光素,而是先将一抗结合到蛋白,然后带有荧光素的二抗再结合至一抗.通过二抗的结合,能将信号进行放大,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是随之带来的高背景也降低了检测的特异性.近年来,随着荧光素和荧光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荧光检测的灵敏度已经接近同位素检测的水平,直接标记的荧光抗体逐渐取代间接标记抗体.这些标记了荧光素的抗体直接结合至抗原,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特异性,使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荧光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免疫荧光技术在传染病诊断上有广泛的用途,如在细菌、病毒、螺旋体感染的疾病,检查IgM抗体,做为近期接触抗原的标志.利用单克隆荧光直接标记抗体鉴定淋巴细胞的亚类.通过流式细胞仪,针对细胞表面不同抗原,可以同时使用多种不同的荧光抗体,对同一细胞进行多标记染色.
2.放射免疫检测放射免疫检测技术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检测技术,利用放射性同素标记抗原(或抗体),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后,通过测定抗原抗体结合物的放射性检测结果.放射性同位素具有pg级的灵敏度,且利用反复曝光的方法可对痕量物质进行定量检测.但放射性同位素对人体的损伤也限制了该方法的使用.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酶联免疫检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检测方法.该方法是将二抗标记上酶,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与酶催化底物的作用结合起来,根据酶作用底物后的显色颜色变化来判断试验结果,其敏感度可达ng水平.常见用于标记的酶有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碱性磷酸酶(AP)等.由于酶联免疫法无需特殊的仪器,检测简单,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疾病检测.常用的方法有间接法、夹心法以及BAS-ELISA.间接法是先将待测的蛋白抱被在孔板内,然后依次加入一抗、标记了酶的二抗和底物显色,通过仪器(例如酶标仪)定量检测抗原.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由于高背景而特异性较差.目前已逐渐被夹心法取代.夹心法利用二种一抗对目标抗原进行捕获和固定,在确保灵敏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反应的特异性.近年来,抗原的定量检测技术也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在夹心法ELISA的基础上,开发了多抗原检测试剂盒,能同时检测微量液相样本中多个抗原含量.这项技术的应用大大缩短了诊断的时间,提高诊断的可靠性和及时性.
4.免疫金胶体技术胶体金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已日趋成熟,该方法是将二抗标记上胶体金颗粒,利用抗原抗体间的特异性反应,最终将胶体金标记的二抗吸附于渗滤膜上,此方法简单,快速,广泛应用于临床筛查.
这四个不是一码事,HRP和AP是酶,二抗上挂了酶,要给相应的底物才能显色,显色方式可以通过发荧光也可以不发荧光(例如给予ECL底物,其中的H2O2和鲁米诺在HRP的作用下,能在黑暗中发出荧光;也可以给予双氧水和DAB,反应产生棕色不溶于水的物质);FITC为异硫氰酸荧光素,本身就是黄绿色荧光,二抗结合后可直接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生物素一般也是挂在二抗上的,利用卵白素分别连接生物素标记的第二抗体和生物标记的酶,由酶催化底物,生成终产物,这个终产物也是不溶于水的.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荧光,又作“萤光”,是指一种光致发光的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比入射光的的波长长的出射光(通常波长在可见光波段);而且一旦停止入射光,发光现象也随之立即消失。具有这种性质的出射光就被称之为荧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广义地把各种微弱的光亮都称为荧光,而不去仔细追究和区分其发光原理。利用荧光染料与被研究对象(蛋白、多肽等)吸附或共价结合后其荧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反映有关研究对象性能的信息。荧光标记染色体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标记的DNA探针与细胞核内的DNA靶序列杂交,获得细胞内多条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或多种基因状态的信息。用已知的荧光素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特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轴呈线性排列,因而可以探针直接与染色体进行杂交从而将特定的基因在染色体上定位。向左转|向右转
荧光素的性质里分为吸收波长和发射波长,在这两种波长下荧光素的颜色是否不同?
做荧光
抗体试验时,定量测定荧光素的含量用到的是哪个波长?
P63可以标记多种类型的细胞,鳞状上皮,肌上皮等。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mmunohistochemistry)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抗体和抗原之间的结合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先将组织或细胞中的某种化学物质提取出来,以此作为抗原或半抗原,通过免疫动物后获得特异性的抗体,再以此抗体去探测组织或细胞中的同类的抗原物质。由于抗原与抗体的复合物是无色的,因此还必须借助于组织化学的方法将抗原抗体结合的部位显示出来,以其达到对组织或细胞中的未知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的研究。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按照标记物的种类可分为免疫荧光法、免疫酶法、免疫铁蛋白法、免疫金法及放射免疫自显影法等。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将已知抗体标上荧光素,以此作为探针检查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当抗原抗体复合物中的荧光素受激发光的照射后会发出一定波长的荧光,从而可以确定组织中的抗原定位或定量.免疫酶细胞化学技术是目前免疫组织化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技术.基本原理是先以酶标记的抗体与组织或细胞作用,然后加入酶的底物,生成有色的不溶性产物或具有一定电子密度的颗粒,通过光镜或电镜,对细胞或组织内的相应抗原进行定位或定性研究.免疫胶体金技术就是用胶体金标记一抗,二抗或其他的能特异性的结合免疫球蛋白的分子(如葡萄球菌A蛋白)等作为探针对组织或细胞内的抗原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研究.由于胶体金的电子密度高,多用于免疫电镜的单标记或多标记的定位研究。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特异性抗体的出现,使许多疑难肿瘤得到了明确诊断。在常规肿瘤病理诊断中,5%-10%的病例单靠H.E.染色难以作出明确的形态学诊断。尤其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实用价值受到了普遍的认可,其在低分化或未分化肿瘤的鉴别诊断时,准确率可达50%-75%。
是免疫组化。
免疫组化,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抗原抗体反应,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荧光素、酶、金属离子、同位素)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抗原(多肽和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定量的研究,称为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或免疫细胞化学技术。
cd133,sox2荧光抗体所标记的荧光素是什么
CD133抗原为5次跨膜( 5_transmembrane, 5_TM )糖蛋白。
CD133抗原可被3种CD133抗体识别:克隆AC133、293C3和AC141。AC133直接与CD133/1糖基化抗原表位结合,可用于从外周血、骨髓、脐带血及其它组织中分析和分选CD133+细胞。
多数情况下CD133/1和CD133/2识别同种细胞,只是有表达强度的差别,但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和某些急性髓性白血病中发现CD133/1和CD133/2表达不同,或者正常表达强度紊乱。
用来做荧光染料免疫荧光法 免疫荧光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已知的抗体或抗原分子标记上荧光素,当与其相对应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时,在形成的复合物上就带有一定量的荧光素,在荧光显微镜下就可以看见发出荧光的抗原抗体结合部位,检测出抗原或抗体.常用的荧光素有①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cein isothiocyante,FITC),为黄色、橙黄色或褐黄色结晶粉末,有两种异构体,易溶于水和酒精等溶剂.分子量为389,最大吸收光谱为490~495,最大发射光谱为520~530urn,呈现明亮的黄绿色荧光,是最常用的标记抗体的荧光素.②四甲基异氰酸罗达明(tetrametrylrhodarnine isothiocyante,TRITC)是一种紫红色粉末,较稳定,是罗达明(rhodamine)的衍生物.最大吸收光谱550urn,最大发射光谱620urn呈橙红色荧光,与FITC发射的黄绿色荧光对比鲜明,常用于双标记染色. 按照抗原抗体反应的结合步聚,免疫荧光法可分为以下三种. 1.直接法 用荧光素标记的特异性抗体直接与相应的抗原结合,以检查出相应的抗原成分. 2.间接法 先用特异性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洗去未结合的抗体,再用荧光素标记的抗特异性抗体(间接荧光抗体)与特异性抗体相结合,形成抗原一特异性抗体一间接荧光抗体的复合物.在此复合物上带有比直接法更多的荧光抗体,所以,此法较直接法灵敏. 3.补体法 用特异性的抗体和补体的混合液与标本上的抗原反应,补体就结合在抗原抗体复合物上,再用抗补体的荧光抗体与之相结合,就形成了抗原一抗体一补体一抗补体荧光抗体的复合物.荧光显微镜下所见到的发出荧光的部分即是抗原所在的部位.补体法具有敏感性强的优势,同时适用于各种不同种属来源的特异性抗体的标记显示,在各种不同种属动物抗体的检测上为最常用的技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