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Jun (Phospho-Ser63) AntibodyPDF
Catalog Number:
E011001-1Amount:
50μg/50μlForm of Antibody:
Rabbit IgG in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without Mg2+ and Ca2+), pH 7.4, 150mM NaCl, 0.02% sodium azide and 50% glycerol.Storage/Stability:
Store at -20℃/1 yearImmunogen:
The antiserum was produced against synthesized phosphopeptide derived from human c-Jun around the phosphorylation site of serine 63 (L-T-SP-P-D).Purification:
The antibody was affinity-purified from rabbit antiserum by affinity-chromatography using epitope-specific phosphopeptide. The antibody against non-phosphopeptide was removed by chromatography using non-phosphopeptide corresponding to the phosphorylation site.Specificity/Sensitivity:
c-Jun (phospho-Ser63) antibody detects endogenous levels of c-Jun only when phosphorylated at serine 63.Reactivity:
Human, MouseApplications:
WB: 1:500~1:1000 IHC: 1:50~1:100Swiss-Prot No.:
P05412References:
Wei W, et al. (2005). Cancer Cell. 8(1): 25-33.Sevilla A, et al. (2004). Oncogene.23 (55): 8950-8958.Li L, et al. (2004). J Biol Chem.279 (6): 4058-4065.Hurd C, et al. (2002). Oncogene.21 (14): 2154-2160.P-Peptide -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of paraffin-embedded human breast carcinoma tissue using c-Jun (phospho- ser63) antibody (E011001).
UV - +Western blot analysis of extracts from NIH/3T3 cells using c-Jun (phospho-Ser63) antibody (E011001)
Price:
145$Research Area:
Autophagy antibody Cancer Cardiovascular Cell Biology Epigenetics & Nuclear Signaling Developmental Biologys Immunology Drug Discovery Products Metabolism Neuroscience Signal Transduction Stem Cells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2)激活补体:IgM、IgG1、IgG2和IgG3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凝聚的IgA、IgG4和IgE可通过替代途径激活补体。
(3)结合细胞:不同类别的免疫球蛋白,可结合不同种的细胞,参与免疫应答。
(4)可通过胎盘及粘膜:免疫球蛋白G(IgG)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流中,使胎儿形成自然被动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粘膜,是粘膜局部抗感染免疫的主要因素。
(5)具有抗原性:抗体分子是一种蛋白质,也具有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性能。不同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各具有不同的抗原性。
(6)抗体对理化因子的抵抗力与一般球蛋白相同:不耐热,60~70℃即被破坏。各种酶及能使蛋白质凝固变性的物质,均能破坏抗体的作用。抗体可被中性盐类沉淀。在生产上常可用硫酸铵或硫酸钠从免疫血清中沉淀出含有抗体的球蛋白,再经透析法将其纯化。
(7)通过与细胞Fc受体结合发挥多种生物效应
①调理作用
IgG、IgM的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的FcγR、FcμR结合,增强其吞噬能力,通常将抗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称为抗体的调理作用 (opsonization)。
②发挥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向左转|向右转
Flag标签可位于蛋白质的C端或N端,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胞类型,包括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等,相应的Flag标签抗体也被广泛应用。由于Flag标签系统的纯化条件是非变性的,因此可以纯化所有有活性的融合蛋白。Flag标签可以通过加入肠激酶处理去除,肠激酶专一识别该肽序列C末端的5个氨基酸残基。
Flag抗体可以用于检测和Flag标签融合表达蛋白的表达、细胞内定位,以及纯化、定性或定量检测Flag融合表达蛋白等。 融合标签根据其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可以分为两大类:大的蛋白质分子和小的多肽片段。融合标签的使用可以简化蛋白质的纯化过程、控制蛋白质固定的空间取向及方便检测、使体内生物事件可视化、提高重组蛋白质的产量、增强重组蛋白质的可溶性和稳定性等。
His标签是由6个组氨酸(His-His-His-His-His-His)组成的短肽,专门设计用于重组蛋白质的吸附纯化。由于分子量较小,并且较容易分离和纯化,His融合标签与其他标签相比有很多明显优势,是目前用于纯化的融合标签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利用 His标签可以建立一个基于融合蛋白的高效检测和纯化系统。
His抗体可以用于检测和His标签融合表达蛋白的表达、细胞内定位,以及纯化、定性或定量检测His融合表达蛋白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融合蛋白表达体系以其在新发现蛋白研究中的显著优势已得到广泛应用。其中GST标签体系具有蛋白表达产率高、表达产物纯化方便,以及利于GST抗体制备等特点。GST融合蛋白在水溶液中可溶,可从细菌裂解液中提取,在不变性的条件下通过亲和层析得到。GST融合蛋白可被位点特异性蛋白酶裂解,从而除去GST蛋白。融合蛋白又是一个非常好的强免疫原,因此,很容易制备抗新蛋白的抗体。正是由于以上的优点,商品化的GST融合蛋白表达体系以及GST标签抗体系统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近年来在原核表达体系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表达纯化系统的应用更为普遍。用GST融合表达系统表达外源基因时,对融合表达产物的检测和纯化非常重要,这里面就包括了GST标签抗体的应用。 常用的标签包括GFP、HA、Flag、His、GST等。其中绿色萤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简称GFP,这种蛋白质最早是由下村脩等人在1962年在一种学名Aequorea victoria的水母中发现。其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在蓝色波长范围的光线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萤光。
GFP或其突变体EGFP等被广泛用于基因表达效率的检测,以及和目的蛋白融合表达用于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和分布。一般来说,GFP抗体不仅可以检测GFP或其适当的突变体,也可以检测和GFP或其适当的突变体融合表达蛋白的表达、细胞内定位,以及纯化、定性或定量检测GFP融合表达蛋白等。
GFP标签可位于蛋白质的C端或N端,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细胞类型,包括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等,相应的GFP标签抗体也被广泛应用。 随着蛋白质组学的迅猛发展,重组蛋白质的使用在近年来大大增加。重组杂合体含有一个亲和标签如GST、Myc、His等,可用于辅助目标蛋白的纯化,这已经被广泛使用。利用融合蛋白有助于重组蛋白纯化和检测的这个有点被广泛认可。在1985年开发出鼠抗c-myc标签抗体并被作为免疫化学试剂用于细胞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领域中。Myc标签(序列为:EQKLISEEDL)已成功应用于WB杂交技术、免疫沉淀IP和流式细胞术中。因此可用于检测重组蛋白在细菌、酵母、昆虫细胞和哺乳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Myc重组蛋白质可通过偶联Myc标签抗体到二乙烯砜活化的琼脂糖上而进行亲和纯化。Myc标签可放在C端或N端,但Myc重组蛋白的低pH洗脱条件往往会降低蛋白质的活力,因此Myc标签系统广泛应用于检测但很少用于纯化。 融合标签,如HA、His等标签的使用可以简化蛋白质的纯化过程、控制蛋白质固定的空间取向及方便检测、使体内生物事件可视化、提高重组蛋白质的产量、增强重组蛋白质的可溶性和稳定性等。常用的标签包括myc、HA、Flag、His、GST等。其中HA标签系统利用一个HA (influenza hemagglutinin epitope: YPYDVPDYA)短肽肽融合到目标蛋白。
HA标签可位于蛋白质的C端或N端,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种细胞类型,相应的HA标签抗体也被广泛应用。HA标签抗体能特异识别C末端或N末端带有HA标签(HA-tagged)的融合蛋白。向左转|向右转
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研究员Andrew Bradbury说:“我们提出,就像基因一样,抗体也应由它们的序列来定义,并且它们应该是在细胞系中重组生成。”
根据编码各种亚基的序列来参考每次检测所用的抗体,它们的浓度和标准化实验缓冲液,可以让全世界的研究人员能够在相同条件下使用具有相同亲和力的抗体。
一种抗体或结合试剂的序列,是该试剂的最终“条形码”,其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使用相同的试剂来检测同一目标。导出这一条形码涉及到从体外文库中挑选出一些抗体,或是克隆及测序来自杂交瘤的抗体基因等工作。这将要求对抗体供应的模式作出重大的改变。
抗体是可以帮助机体识别与中和细菌、以及对免疫系统发起的其他攻击的一类特殊蛋白质,科学家们一直利用它们来作为特异的结合试剂。抗体质量控制和精确识别是那些有着序列测定和重组表达需求的研究者们一直努力寻求解决的问题。Bradbury指出,不同于基因、寡核苷酸、质粒、重组蛋白等,抗体是生物学研究中唯一没有在序列水平上进行定义的广泛应用试剂。
研究人员注意到,所有抗体的质量因制造商不同而存在巨大的差异,大多数抗体很少进行验证,批次间差异极为常见。
并且,批量产品附带的证明文件质量同样差异巨大;甚至提供的证明文件往往并不对应提供的批次。
“为了杜绝由于缺乏验证和鉴定所造成的对材料、研究人员时间以及金钱的巨大浪费,必须要根据它们的序列来定义抗体,并且要在标准条件下进行重新生产,”作者们指出。这里的“重新”生产是指采用一些不涉及动物免疫的方法来从头生成抗体或其他结合试剂,而非基于免疫接种生成的克隆抗体。
例如,多克隆抗体的生产是通过将一种蛋白质注射到动物体内,然后提取出响应这一免疫蛋白动物血液中生成并携带着的抗体。各种各样的抗体并非高精度,只有0.5-5%的产物是想得到的抗体,可对初始目标产生反应。其余的都是原本存在于动物血流中的抗体,表明了动物以往的免疫应激。漫无目的地收获如此多错误的抗体,使得生成了一些特异性较差的抗体,由此造成了研究领域的浪费。
“我们建议,借助一种体外方法来生成抗体,这样根本不需要使用动物,重要的是还将直接生成具有已知序列的分子,”Bradbury说。
二是使病菌产生抗药性:当不该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使用抗生素,可以使一些病菌逐渐产生对抗生素的抵抗力,即抗药性,一旦确定必须使用抗生素时,就不得不加大剂量才能有效,甚至加大剂量也无效。
三是毒性反应:如链霉菌对前庭与耳蜗神经的损害,可出现眩晕、平衡失调、耳鸣、听力减退、耳聋等;氯霉菌对骨髓的毒性,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可致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严重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四环素、红霉素酯化剂、二性梅素B、灰黄酶素等都能损害肝脏,造成肝功能不全或原有肝损加重;庆大酶素、卡那酶素、新酶素、巴龙酶素、先锋酶素等对肾脏可有较大损害。
四是过敏反应:如常用的青酶素其发生率约为百分之一到百分之八,轻者有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发热等,较重者发生血管神经性水肿、脑水肿或喉头水肿,最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将会死亡。
抗生素的上述危害,除过敏反应外,其余均具有渐进性、累积性,病人自己很难察觉,因此易发生危险。因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以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 Ig),是一种由B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血液等体液中,及其B细胞的细胞膜表面。
抗体是具有4条多肽链的对称结构,其中2条较长、相对分子量较大的相同的重链(H链);2条较短、相对分子量较小的相同的轻链(L链)。链间由二硫键和非共价键联结形成一个由4条多肽链构成的单体分子。轻链有κ和λ两种,重链有μ、δ、γ、ε和α五种。 整个抗体分子可分为恒定区和可变区两部分。在给定的物种中,不同抗体分子的恒定区都具有相同的或几乎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可变区位于"Y"的两臂末端。在可变区内有一小部分氨基酸残基变化特别强烈,这些氨基酸的残基组成和排列顺序更易发生变异区域称高变区。高变区位于分子表面,最多由17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少则只有2 —— 3个。高变区氨基酸序列决定了该抗体结合抗原抗原的特异性。一个抗体分子上的两个抗原结合部位是相同的,位于两臂末端称抗原结合片段(antigen-binding fragment, Fab)。"Y"的柄部称结晶片段(crystalline fragment,FC),糖结合在FC 上。
比如该厂家的WB抗体,如果是1mg/ml的抗体,一般做WB的时候要求抗体工作液的浓度是1ug/ml,也就是说1mg/ml的抗体是可以按照1:1000的比例进行稀释。当然,根据抗体亲和力不同,这个浓度也是可以变化的。所以abcam的WB抗体稀释浓度一般是1ug/ml
与同种型相对应的是同种异型和独特型。
【T。SD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