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P533401 hclTph-1 inhibitor |
Sample solution is provided at 25 µL, 10mM.
































Quality Control & MSDS
- View current batch:
- Purity = 98.55%
- COA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 HPLC
-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Datasheet
Chemical structure


LP533401 hcl Dilution Calculator
calculate

LP533401 hcl Molarity Calculator
calculate
Cas No. | 1040526-12-2 | SDF | Download SDF |
Chemical Name | (2S)-2-amino-3-(4-(2-imino-6-(2,2,2-trifluoro-1-(3"-fluoro-[1,1"-biphenyl]-4-yl)ethoxy)-2,3-dihydropyrimidin-4-yl)phenyl)propanoic acid hydrochloride | ||
Canonical SMILES | FC1=CC=CC(C2=CC=C(C(OC(C=C(N3)C4=CC=C(C[C@@](N)([H])C(O)=O)C=C4)=NC3=N)([H])C(F)(F)F)C=C2)=C1.Cl | ||
Formula | C27H23ClF4N4O3 | M.Wt | 562.94 |
Solubility | ≥56.3mg/mL in DMSO | Storage | Store at -20°C |
Physical Appearance | A solid | Shipping Condition | Evaluation sample solution : ship with blue ice.All other available size:ship with RT , or blue ice upon request |
General tips | For obtaining a higher solubility , please warm the tube at 37 ℃ and shake it in the ultrasonic bath for a while.Stock solution can be stored below -20℃ for several months. |
LP533401 hcl is an inhibitor of Tph-1 [1].
Tryptophan hydroxylase-1 (Tph-1) is an isoenzyme of tryptophan hydroxylase and the initial enzyme in gut- and lung-derived serotonin biosynthesis. Tph-1 is mainly expressed in the gut and lung [2].
LP533401 hcl is a Tph-1 inhibitor. In rat RBL2H3 cells expressing Tph1, LP533401 (1 μM) completely inhibited serotonin production. LP533401 reduced the activity of recombinant wild-type TPH-1 by 70% by interacting with residues Tyr235 and Phe241 [1].
In rodents, LP533401 orally administration was incapable of crossing the blood-brain barrier. In mice, LP533401 (250 mg/kg) dose-dependently reduced serum serotonin concentration by 30%. In ovariectomized female C57BL6/J mice, LP533401 (10, 100, 250 mg/kg for 28 days) increased bone mass and bone-formation parameters such as osteocalcin serum concentration, osteoblast numbers and bone formation rate. Also, LP533401 dose-dependently decreased serum serotonin concentration but didn’t affect brain serotonin content. In ovariectomized female rats, LP533401 completely rescued the ovariectomy-induced osteopenia [1]. In transgenic SM22-5-HTT+ mice overexpressing 5-HT transporter (5-HTT) in smooth muscle cells and spontaneously developing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LP533401 (250 mg/kg for 21 days) significantly reduced lung and blood 5-HT levels, vascular Ki67-positive cells, distal pulmonary artery muscularization, right ventricular (RV) hypertrophy and RV systolic pressure [2].
References:[1]. Yadav VK, Balaji S, Suresh PS, et al.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of gut-derived serotonin synthesis is a potential bone anabolic treatment for osteoporosis. Nat Med, 2010, 16(3): 308-312.[2]. Abid S, Houssaini A, Chevarin C, et al. Inhibition of gut- and lung-derived serotonin attenuates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mice. Am J Physiol Lung Cell Mol Physiol, 2012, 303(6): L500-508.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有没有前辈从事外泌体的研究,想从细胞上清中提取外泌体,但是因为实验室条件的因素,无法超离血清,想请教一下培养细胞的话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方法?万分感激!!!!!!!!!!!!!!!!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是神经胶质细胞的一种,相当于脑和脊髓中的巨噬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CNS)中的第一道也是最主要的一道免疫防线。小胶质细胞大约占大脑中的神经胶质细胞的20%。小胶质细胞不停地清除着中枢神经系统中的损坏的神经,斑块及感染性物质。无数临床上和神经病理学研究表明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在神经退化类疾病的发病机理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和阿兹海默症等。但是过多激活或失控的小胶质细胞会引起神经毒性。他们是促炎因子和氧化应激的重要来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一氧化氮,白介素等有神经毒性的物质
写了外泌体RNA的中文综述,想投核心期刊,最好是容易接收,审稿费便宜的,求推荐一下,谢谢……
这个PPT是故障的,里面内容不全,大家不要下载,请大家和版主说让他把这篇帖子删除我重新再发
外泌体提取与鉴定.pptx(2895.91k)
各位前辈好,科研新手要研究尿外泌体,想了解一下研究尿外泌体比较大咖的相关国内外团队有哪些。今天就要汇报了。还请各位赏脸赐教一些。需要按照国内和国外列成两列。
癌细胞通过血液由起源部位传播扩散到远处器官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个过程并不随机;相反,一些种类的癌症细胞会通过一系列分子程序,优先寻找特定器官,并在该处筑巢。这种寻找目的地的行为涉及到逃避原发肿瘤的癌细胞(有时也被称为“种子”)和目的器官处的微环境(或叫“土壤”)的互动。而Hoshino等人的研究发现,种子在到达之前,能通过名为外泌体的胞外囊泡来影响“土壤”,从而为肿瘤转移做好准备。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原发肿瘤转移之前会有一系列的系统性反应,这些反应甚至促使了癌症的转移。这些反应可能包括:机体血管的复杂变化、凝血和炎症——例如,癌症相关的变化包括细胞种类、可溶性蛋白和血液中外泌体的变化。
Hoshino等人把外泌体定义为小小的,把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由一个细胞运输到另一个细胞的,可以随着血液传播到远端的胞外囊泡。外泌体在癌症研究领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一些细胞外囊泡携带致癌基因,促进癌症的形成和疾病进展。
外囊泡,包括外泌体,在转移微环境形成及为转移做准备过程的几个关键事件中起了重要作用,研究者们对此也研究了好几年。例如,黑色素瘤的小鼠模型中,外泌体和毛细管壁之间的互动引起血管通透性变化,使肿瘤细胞能从血管中逃逸,进入一个新位点。此外,外泌体能把致癌基因MET受体蛋白转移到循环的骨髓细胞中,从而改变其行为,为癌症转移做准备。胰腺癌模型中,血液中的外泌体把转移抑制因子蛋白转移到肝脏的库普弗免疫细胞(Kupffercell)上,引发一连串事件,促进转移微环境的形成。
虽然这些结果表明外泌体促进肿瘤转移,但外泌体是否和如何参与肿瘤的器官特异性转移方面的研究非常匮乏。为研究这一问题,Hoshino等人提出问题:优先转移至肺、肝、脑或骨的癌症细胞是否可能会在转移之前通过外泌体与这些器官进行互动。实验结果正是如此。把癌细胞的外泌体注射到小鼠体内,这些外泌体会滞留在癌细胞倾向于转移的器官中。此外,这些器官特异性的外泌体能与不同的细胞类型互动。例如,靶向肺的外泌体会粘附在肺内的内皮细胞上,而靶向肝脏的外泌体则会进入库普弗免疫细胞。
Hoshino等人把癌细胞的外泌体注入相同的细胞系中,证明了外泌体促进肿瘤的器官特异性转移。然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转移到肺部的乳腺癌细胞的外泌体能把另一类通常会转移到骨头的肿瘤细胞重定向到肺部。这一发现进一步证实肿瘤细胞的转移特征并不是自主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影响的。
Hoshino等人针对外泌体如何影响器官特异性转移提供了几点线索。他们发现,针对不同器官的外泌体拥有不同的细胞粘附受体蛋白,即细胞表面的整合素(integrin)。不同类型的外泌体会倾向性地进入拥有大量与其表面整合素对应的配体的器官中。例如,αVβ5整合素把外泌体定向到肝脏,而α6β4则定向到肺(图1)。此外,抑制胞外体的表达或整合素的表达,能抑制癌症转移。最后,Hoshino外泌体侵入目的器官时,会引起S100蛋白的合成,从而促进炎症和细胞迁移,并激活Src蛋白——这些都为癌症细胞的转移奠定基础。
这些重要发现扩大我们对肿瘤器官特异性转移的认识。然而,如何把这一认识转化为临床手段还需要更充分的研究。Hoshino等人证实了整合素的表达可以预测转移,指出外泌体整合素用于癌症诊断的潜能。他们的数据还表明,整合素抑制剂可能会减少特定器官癌症的转移。但在许多情况下,晚期癌症会扩散到多个器官,限制了器官特异性转移疗法的应用前景。
需要注意的是,肿瘤转移的分子通路(无论是外泌体依赖和独立的)可能非常多。因此,它们可能受很多相关因素影响:肿瘤细胞中的不同通路的激活、肿瘤中的一个特定分子亚型的出现,以及干预治疗等。例如,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的脑转移发生率不同,致癌蛋白ERBB2型乳腺癌,即使在ERBB2抑制剂有效治疗后,仍更倾向于转移到脑。科学家们不清楚的是,ERBB2抑制剂治疗是否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器官倾向性的外泌体的释放。他们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怀有极大兴趣。同样,炎症、凝血功能异常和其它癌症相关的生理变化可能会与外泌体的器官定向机制有关,因此在分析转移路径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此,不同类型的癌症中外泌体定向特定器官和影响“土壤”的机制还需要更充分的研究。(生物谷:Bioon.com)
上次课程有句话让楼主印象深刻,Exosomesaresecretedbyallmammaliancelltypesinculture.
那如何去选择我们的实验样本?取样的时候需注意些什么?外泌体又如何保存呢?
上周四刚好赶上中秋,GCBI公众号也放了个小假,小编回来后赶忙补上上周高老师讲的外泌体样本收集与保存的课程,视频详情请戳:
外泌体的分离方法介绍
你研究的是哪种样本,需要特别注意哪些方面呢?一起来看看高老师的建议吧。
1细胞培养上清
2血液
受限于样本,血样一般取2ml。
那血浆or血清?
血浆=血液-血细胞
血清=血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
血清是血液凝固之后收集的液体,所以其中少了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以及多了很多凝血产物。纤维蛋白原可转化为纤维蛋白,具有凝血功能。
在凝血过程中血小板会分泌大量的外泌体,有研究发现血清中有接近50%的外泌体来自额外的分泌。
背后有啥解释呢?高老师在视频中有一一解答。
除了常见的细胞培养上清,血样,其他诸如唾液、鼻涕、尿液、乳汁及脑脊液如何收集呢?详情请戳视频。
课堂问答
1、微粒体和外泌体有什么区别?
微粒体是细胞破碎后,内膜系统的残体自发融合形成的小囊泡。外泌体是细胞分泌到胞外的直径为40-100nm的小囊泡,起源于内吞作用形成的内体。这两种小囊泡的起源和形成过程都不一样。
2、之前提取的外泌体忘记用PBS再洗一次,-80冻后1个月后再用PBS洗可以吗?
可以
3、采血后立即分离有没有文献支持?
有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请教各位大神,大家知道怎样对外泌体表面蛋白进行定量吗?看有文献用Western,还有裂解外泌体后用BCA进行定量,请问裂解后的外泌体蛋白定量应该是外泌体全部蛋白的吧,应该不只是表面蛋白(CD63这种)吧,还有这个BCA是怎么操作呢?有没有很可靠地能表示外泌体表面蛋白的定量方法?另外,怎么根据外泌体表面蛋白的量来算出外泌体的量呢?还有外泌体文献报道的外泌体浓度为μg/ml,这种浓度是怎样测出来的呢?还有表示外泌体10^9/ml这个测外泌体个数的应该是通过NTA吧?求大神分享外泌体定量的方法?急急急~
此贴是外泌体学习、相关答疑、战友互助、资源交换的专题帖,欢迎各位道友加入,互相交流学习,如有外泌体相关问题请留言,楼主会做解答。
版主yj1984ren留言:
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