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 论文登上全球顶尖期刊《细胞》川农大团队获学校1350万重奖-蚂蚁淘商城
新闻动态

论文登上全球顶尖期刊《细胞》川农大团队获学校1350万重奖

  
  2024-04-27
  

陈学伟(中)及其团队。川农大供图

在学术界,《细胞》(Cell)被奉为殿堂级的刊物,与《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齐名,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

6月29日,《细胞》在线发布了论文《一个转录因子的天然变异赋予水稻对稻瘟病的广谱抗性》(A natural allele of a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rice confers broad-spectrum blast resistance),该论文以四川农业大学为通讯单位,陈学伟为通讯作者,李伟滔、硕士研究生朱紫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Mawsheng Chern博士、四川农业大学水稻所尹俊杰博士、硕士研究生杨超和冉莉为共同第一作者。

该文实现了四川高校在《细胞》主刊发表论文的零的突破,这项研究被论文审稿专家们评为\"这是一项罕见的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人员都具有很高影响力的杰出研究成果”。

6月30日,四川农业大学对水稻所研究员陈学伟和副研究员李伟滔的课题组进行了表彰,并给予总额1350万元的团队条件建设和专项科研经费及个人奖助经费。

新路径 治疗水稻界的癌症

陈学伟介绍,稻瘟病在业界被称为\"水稻癌症”,除了危及植物的生长,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外,还会对大米质量造成影响。

陈学伟解释,就像人类某个部位一旦生病,就会连带影响其他身体组织,\"水稻一旦患癌,破坏的是整个植物生长组织。”

稻瘟病很常见,防治很难,一般只能靠施药或者使用抗病基因改良的种子。而陈学伟和李伟滔的研究团队发现了水稻天然变异位点——编码C2H2类转录因子的基因Bsr-d1的启动子,其作用正是能有效提高对稻瘟病的抗病免疫能力。水稻癌症防治路径也从\"服预防药式”变为\"提高免疫水平式”。

陈学伟介绍,如果这项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对种植环境来说,能有效减少农药使用,保护附近生态。”

这一研究上的突破,也是其团队论文能登上全球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的原因。

破局限 从功能单一到\"广谱性”

不少人对高校老师的印象,是平时上课做科研,还有两个寒暑假。可对于李伟滔来说,别说寒暑假,连周末都是极其奢侈的。\"为了做实验不能正常时间吃饭和睡觉,这对我们来说太正常不过了。”即便如此,李伟滔认为一切都值。

采访中,李伟滔信手拈来各种实验数据与论证结果,不过穿插其中的感情,他多以\"开心”表达。\"与同事做科研很开心,教学生做实验很开心,找到科研突破点也开心。”

李伟滔今年34岁,高考填报志愿时遵从\"兴趣为王”的准则,选择了作物遗传育种专业。大学正是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与多数酷爱运动场的男生不同,还在本科期间的李伟滔偏爱实验室,\"大学时,我好像都没参加什么社团。”

一门心思放在科研上的他一路读到博士,期间还公费到澳大利亚交流学习。学成归来,李伟滔回到母校,加入陈学伟团队,重操旧业。

起初接触水稻研究时,李伟滔也研究出了几种优秀的抗病基因,但却面临一个问题:这些抗病基因的功能比较单一,并不具有广谱性。所谓广谱性,即要求抗病基因对某一类物体都能起到作用。

然而这也成了李伟滔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找到科研突破点后,团队从2011年开始进行研究。花了近六年时间,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稻瘟病抗病分子,对所有的稻瘟病都能起作用。

今年2月,陈学伟和李伟滔团队将研究结果汇成论文,向《细胞》投稿。经过近五个月的投稿与审查,论文终于刊登。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晨秦怡见习记者罗田怡

威正翔禹生物(缔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十多年来(viansaga.com)始终专注于生物医疗、细胞培养、生物制药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及产品引进开发,是目前国内此领域最为专业的代理公司。主要代理产品澳洲进口Ausbian血清,支原体污染防治,液体培养基,支原体祛除检测剂,微生物培养基‍,细胞培养试剂,细胞分离液,动物细胞培养,DNA污染防治,微生物工业品,疫苗检测,生物科研试剂等。

本文链接: https://www.ebiomall.cn/b45-allele/info-149917180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未经蚂蚁淘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