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资讯wiki版
中国医学科学院Hepatology癌症研究新发现
近日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小鼠中证实Toll样受体4(TLR4)通过调控DNA修复蛋白Ku70的表达,对肝癌形成与进展起抑制作用。相关论文发表在国际著名肝脏疾病杂志Hepatology上(最新影响因子11.665)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和北京协和医学
利用间接放射免疫法检测样品的mTNF
实验概要本实验利用间接放射免疫法检测样品的mTNF。选用两种抗体,一抗为抗TNF抗体,可与细胞膜表面的mTNF特异性结合;二抗为抗一抗抗体,且标记放射性同位数125I,可与一抗特异性结合,通过测定其放射活性,并与标准品对照,即可间接测定细胞膜表面的TNF。实验原理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
抗肿瘤免疫应答背后的神秘\"指挥者”
就像行迹隐秘的犯罪团伙头目终于落网,科学家们发现了影响T细胞(抗癌和抗感染)产生的隐藏驱动力,这项研究发表于今天的《Nature》杂志。 隐藏的驱动者是Mst1和Mst2激酶,研究人员向我们展示了二者共同作用调节不同类型的树突状细胞功能。树突状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关键,是指挥癌症免疫疗法T细
MHC抗原介绍
一、HLA抗原的分子结构 1987年Bjorkman等首先借助X线晶体衍射技术弄清了HLA-A2分子的立体结构。其后,其它HLA-Ⅰ、Ⅱ类分子结构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从而对这些分子的生物学功能提供了较确切的解释。 (一)HLA-Ⅰ类分子 所有的HLA-Ⅰ类分子均含有二条分离的多肽
李咏生团队揭示凝血酶原酶调控炎症消退的机制
炎症是机体对致病因素及损伤因子产生的程序化防御反应,其理想转归是及时消退至机体恢复自稳,该过程由促消退脂类介质(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s, SPM;包括脂氧素lipoxins、消退素resolvins、保护素protectins、巨噬素m
BDNF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元存活生长和分化
产品说明: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是是神经营养生长因子NGF家族的一员。神经营养因子家族由至少四种蛋白质组成,包括NGF、BDNF、NT-3和NT-4/5。这些分泌的细胞因子被合成为前肽,经蛋白水解处理产生成熟的
中南大学,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治疗药物新成果
中南大学湘雅二院张广森教授课题组最近在Oncotarget在线发表了一篇名为\"阿可拉定通过IL-6/JAK2/STAT3信号通路对多发性骨髓瘤有抑制作用\"的文章。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发病率第二的血液肿瘤疾病,是一种目前尚无法治愈的B细胞恶性肿瘤疾病。过去十年中,MM的治疗研究获得重大进展,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实验方法原理 通过特异性阻断PI3K和mTOR,观察HepG2和Hep3B细胞株PI3K/Akt/mTOR信号通路活性及生物学行为的改变,探讨相关的分子机制。实验材料 HepG2人肝癌细胞Hep3B人肝癌细胞株人正常肝细胞株QSG-7701试剂、试剂盒 LY294002Rapamycin阿霉素仪器、
研究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方法
研究T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的方法1)研究细胞因子mRNA的方法绝大多数细胞因子mRNA在T细胞中只短暂存在,其存在的量与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量也有很好的相关性。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细胞内mRNA的量可以反映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情况。检测细胞因子mRNA的试验主要有:竞争性聚合酶链反应、Northern
B-hCD28免疫检查点人源化小鼠
随着生物治疗研究的深入和广泛的应用,单抗药物一些独特的不良反应也被持续的关注。如一些药物引起的肝脏毒性,有些则会引起全身性的免疫反应轻则引起不适,重则会导致多器官的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造成死亡。 在探究抗体药物毒性的过程中人源化小鼠成为一有力的工具。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CD28基因的人源化
中国学者4月参与发表多篇Nature文章
4月中国学者参与的多项研究在Nature杂志及其重要子刊上发表,其中主要包括中科院学者结构药理学研究成果,厦门大学Nur77与p38的互作研究,以及陆地棉基因组的测序成果。 首先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首次测定了该受体蛋白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P2Y1R抑制剂分子的作用机理,
Cell综述:干扰素信号
干扰素 (Interferons) 是抗菌、抗肿瘤、免疫调节活性的关键细胞因子。根据干扰素受体特异性和序列同源性,干扰素可以分成三种类型:IFN(I, II, 和III)。细胞如果受到特殊刺激就会分泌和产生干扰素,Cell期刊近期介绍了干扰素信号系统,其中包括独特受体与干扰素信号事件引发天然免疫
C反应蛋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由肝细胞合成释放入血,能在机体炎症、感染或组织损伤、坏死时迅速发生反应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生理条件下,CRP 体内的合成速率很低,血清 CRP 含量也低,其浓度在一定范围保持相对稳定,基线 CRP 浓度一般
郎格汉斯细胞与接触超敏反应
摘要: 郎格汉斯细胞作为皮肤内的主要抗原呈递细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半抗原可诱导郎格汉斯细胞迁移、分化、成熟、郎格汉斯细胞通过表达细胞因子受体、神经介质的受体、粘附分子和可诱导的一氧化氮化合成酶参与接触超敏反应。外界因素可损伤或改变郎格汉斯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影响接触超敏反应的诱发。 接触超敏反
多款抗衰老疗法进展历程
几千年来,人类从未停止追逐\"长生不老”的梦想。随着生物学的发展,我们对\"长生不老”这四个字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认清了科学的边界所在。一方面讲,生命总有尽头。我们或许能再把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个几十年,但永生是一个奢望;另一方面,衰和老未必等价。只要我们的身体机能不衰退,即便年龄增长,又有何妨? 对
北大童坦君院士PNAS解析癌基因诱导的衰老
癌基因诱导的衰老(OIS)是癌症发展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在癌基因Ras 诱导的OIS中,活性氧(ROS)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衰老细胞会表现出衰老相关的特殊分泌表型(SASP),而SASP对于肿瘤抑制和组织修复非常重要。不过,此前人们还不了解介导ROS信号的下游效应子,也不清楚SASP调控背后的
新药研发成功率降低,高内涵筛选能否力挽狂澜?
研究人员认为,结合机器学习算法的高内涵筛选将广泛用于药物的研发。 上个世纪80年代,科研人员开发出了高通量筛选(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这是一种能对大量化合物样品进行药理活性评价分析的技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通量筛选曾在新药的研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但在最近
朱健康院士团队揭示植物DNA主动去甲基化的完整调控途径
近日,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Histone Acetylation Recruits the SWR1 Complex to Regulate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in Arabidops
朱健康研究团队发现植物DNA主动去甲基化新机制
7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Histone Acetylation Recruits the SWR1 Complex to Regulate Active DNA Demethylati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哪些干细胞项目资助金额最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
研究发现植物DNA主动去甲基化新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组题为Histone Acetylation Recruits the SWR1 Complex to Regulate Active DNA Demethylation i
李小波博士等发现光合作用所需的多个候选基因
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真核模式生物,被广泛用于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脂类合成、细胞运动(生物鞭毛)、非生物胁迫等生物学过程相关的功能研究(图1)【1】。长期以来,通过同源重组将外源基因插入是敲除莱茵衣藻基因的主要方式,与外源基因的随机插入
补体与肾脏疾病之间的关系
补体系统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补体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亦参与获得性免疫的初始阶段,由固有成分、调节成分和补体受体组成。补体激活途径有三种:抗原抗体复合物结合Clq启动激活经典途径;甘露糖集合凝集素(MBL)直接结合细菌启动激活MBL途径
肿瘤糖基化可为免疫治疗提供新的免疫检查点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其中与免疫相关的诊疗手段更是研究的重点所在。2018年在《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发表了题为《The tumour glyco-code as a novel immune checkpoint for immunothera
霍英东教育基金第十二届基础性课题资助情况介绍序号编号姓名学校专业项目名称等级1121001李若北京大学高维自适应有限元算法设计和软件开发2121002喻洪俊华南师范大学输运理论中的数学物理方程3121003王勇东北师范大学
现代免疫学时期概述
自天然耐受现象的发现,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为免疫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使现代免疫学的发展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免疫学从抗感染免疫的概念中解脱出来,进而发展为生物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的识别,藉以维持机体稳定性的生物学概念。这一发展时期自60年代迄今发现了胸腺的免疫功能,确认了淋巴
降钙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进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 )多数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但仍有10% ~20% 的患者可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ultiple
生物芯片技术服务在乳腺癌肿瘤转移研究中的应用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乳腺肿瘤中心宋尔卫教授主要从事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及治疗学基础研究,在非编码RNA调控肿瘤侵袭转移及靶向导入小分子RNA抑制肿瘤转移的研究方面有杰出工作。近期,宋尔卫教授课题组利用RayBio Human Cytokine Antibody Array揭示了乳腺癌转移的新机制。炎
本文链接: https://www.ebiomall.cn/b526-immunetech/info-136714182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