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Mconsistsof500mlofbasalmedium,25mloffetalbovineserum(FBS,Cat.No.0025),5mlofSchwanncellgrowthsupplement(SCGS,Cat.No.1752)and5mlofpenicillin/streptomycinsolution(P/S,Cat.No.0503).
Schwanncellmedium(SCM)isacompletemediumdesignedforoptimalgrowthofnormalhumanSchwanncellsinvitro.Itisasterile,liquidmediumwhichcontainsessentialandnon-essentialaminoacids,vitamins,organicandinorganiccompounds,hormones,growthfactors,tracemineralsandalowconcentrationoffetalbovineserum(5%).ThemediumisbicarbonatebufferedandhasapHof7.4whenequilibratedinanincubatorwithanatmosphereof5%CO2/95%air.Themediumisformulated(quantitativelyandqualitatively)toprovideadefinedandoptimallybalancednutritionalenvironmentthatselectivelypromotesgrowthofnormalhumanastrocytesinvitro.
Specifications:
CatalogNo. | 1701 |
CountryofManufacture | UnitedStates |
ProductCode | SCM |
Size/Quantity | 500ml |
ProductUse | SCMisforresearchuseonly.Itisnotapprovedforhumanoranimaluse,orforapplicationininvitrodiagnosticprocedures. |
Storage | Storethebasalmediumat4°C,theSCGS,theFBSandtheP/Ssolutionat-20°C.Protectfromlight. |
ShippingInfo | DryIce |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大家好,我是一个质粒小菜鸟,最近遇到个奇怪的事情,希望大家帮忙看看,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我构建了一个氨苄抗性的质粒,这个质粒在固体培养基里长出了单菌落,但是我挑菌在液体培养基里无法扩增出来。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一起配置的,氨苄浓度一致,唯一不同的是固体培养基里加入了琼脂。为了防止是氨苄的问题,我把这个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落挑划了新的板,依然能长出菌落。而同一次配置的液体培养基,也能扩增其他质粒,所以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其他问题,希望大家帮帮忙。
琼脂,学名琼胶,英文名(agar),又名洋菜(agar-agar)、海东菜、冻粉、琼胶、石花胶、燕菜精、洋粉、寒天、大菜丝,是植物胶的一种,常用海产的麒麟菜、石花菜、江蓠等制成,为无色、无固定形状的固体,溶于热水。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亦常用作细菌培养基。为什么叫琼脂,主要是用海南的麒麟菜或石花菜制作出来的。海南的简称就是琼。琼脂特性:琼脂的最有用特性是它的凝点和熔点之间的温度相差很大。它在水中需加热至95℃时才开始熔化,熔化后的溶液温度需降到40℃时才开始凝固,所以它是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最好凝固剂。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可用以进行高温培养而不熔化,在凝固之前接种时,也不致将培养物烫死。因此,琼脂是制备各种生物培养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凝固剂。琼脂的浓度,通常是液体培养基的1~1.5%。向左转|向右转
用于酵母繁殖和筛选的培养基
SD是含有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氮源(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碱)和葡萄糖的合成基本培养基。
注意:氮源(不含氨基酸的酵母氮碱)是这种培养基用于筛选的关键,LB,YPD这种复合培养基因为用到了酵母提取物,蛋白胨,基本是氮源全营养的,肯定是不能用来做氮源筛选的
各位大神你们好:
我们是医疗器械工厂,只需配制环境监测和水检测的培养基,但是根据2015版药典规定,1105,141页有一句
而在9203,289页
“商品化的成品培养基除了应附有处方和使用说明外,还应注明有效期、贮藏条件、适用性检查试验的质控菌和用途”。
是否可以理解为只要供应商提供以上信息,使用厂家就可以不用做培养基适用性试验了?
如果购买的商品化的成品培养基不做培养基适用性试验,那么医疗器械的微生物检验将大大减少工作量了。
HT培养基添加剂(HT Supplement)为粉剂,经照射灭菌。每个包装可配制成10ml浓缩液(50X),用于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一)按成分不同划分
1、天然 培养基 (complex medium) 这类培养基含有化学成分还不清楚或化学成分不恒定的天然有机物,也称非化学限定培养基(chemically undefined medium)。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和麦芽汁培养基就属于此类。基因克隆技术中常用的LB(Luria—Bertani)培养基也是一种天然培养基,其组成见表5.9。
牛肉浸膏、蛋白胨及酵母浸膏的来源及主要成分
营养物质 牛肉浸膏
来 源 瘦牛肉组织浸出汁浓缩而成的膏状物质
主要成分 富含水溶性糖类、有机氮化合物、维生素、盐等
营养物质 蛋白胨
来 源 将肉、酪素或明胶用酸或蛋白酶水解后干燥而成
主要成分 富含有机氮化合物、也含有一些维生素和糖类的粉末状物质
营养物质 酵母浸膏
来 源 酵母细胞的水溶性提取物浓缩而成的膏状物质
主要成分 富含B类维生素,也含有有机氮化合物和糖类
常用的天然有机营养物质包括牛肉浸膏、蛋白胨、酵母浸膏(表5.10)、豆芽汁、玉米粉、土壤浸液、麸皮、牛奶、血清、稻草浸汁、羽毛浸汁、胡萝卜汁、椰子汁等,嗜粪微生物(coprophilous microorganisms)可以利用粪水作为营养物质。天然培养基成本较低,除在实验室经常使用外,也适于用来进行工业上大规模的微生物发酵生产。
2、合成培养基(synthic medium)是由化学成分完全了解的物质配制而成的培养基,也称化学限定培养基(chemically defined medium),高氏I号培养基和查氏培养基就属于此种类型。配制合成培养基时重复性强,但与天然培养基相比其成本较高,微生物在其中生长速度较慢,一般适于在实验室用来进行有关微 生物营养需求、代谢、分类鉴定、生物量测定、菌种选育及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二)根据物理状态划分
根据培养基中凝固剂的有无及含量的多少,可将培养基划分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三种类型。
1、固体培养基(so1id medium)
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凝固剂,使其成为固体状态即为固体培养基。理想的凝固剂应具备以下条件:①不被所培养的微生物分解利用;②在微生物生长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固体状态,在培养嗜热细菌时,由于高温容易引起培养基液化,通常在培养基中适当增加凝固剂来解决这一问题;③凝固剂凝固点温度不能太低,否则将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④凝固剂对所培养的微生物无毒害作用;⑤凝固剂在灭菌过程中不会被破坏;⑥透明度好,粘着力强;⑦配制方便且价格低廉。常用的凝固剂有琼脂(agar)、明胶(gelatain)和硅胶(silica gel)。表5.11列出琼脂和明胶的一些主要特征。
对绝大多数微生物而言,琼脂是最理想的凝固剂,琼脂是由藻类(海产石花菜)中提取的一种高度分支的复杂多糖;明胶是由胶原蛋白制备得到的产物,是最早用来作为凝固剂的物质,但由于其凝固点太低,而且某些细菌和许多真菌产生的非特异性胞外蛋白酶以及梭菌产生的特异性胶原酶都能液化明胶,目前已较少作为凝固剂;硅胶是由无机的硅酸钠(Na2SO3)及硅酸钾(K2SiO3)被盐酸及硫酸中和时凝聚而成的胶体,它不含有机物,适合配制分离与培养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
1、常用玻璃仪器的准备制备培养基所用的吸管、锥形瓶、毛细吸管、平皿等玻璃仪器用前要用肥皂水洗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备用。
(1)平皿用纸或布包好,或装在金属盒内,于121℃高压蒸汽菌3min后烘干,备用。
(2)试管管口用棉花塞或硅氟塑料试管塞塞好,再用布或报纸包扎好,121℃高压蒸汽灭菌20℃后烘干,备用。
(3)吸管及滴管先用少许棉花塞于吸口端(防止污染物吸出,或橡皮帽内的气体污染),然后用纸包后或装入金属吸管筒内,于121℃高压蒸汽灭菌20min后烘干,备用。其他玻璃器皿均应按上法处理,也应装金属筒内160℃干热灭菌2h后,备用。
2、培养基的制备及储存
(1)溶化:一般应放在玻璃器皿或搪瓷齐内。加入蒸馏水,隔水加热以促其溶解,加热时应经常搅拌,防止焦结,待其溶解后补足水分。
在使用干燥培养基时,先将蒸馏水按定量加入容器中,然后称取一定量培养基干粉放入水中,静置10—15min,搅拌,振荡,或延长时间以促进溶解,一般不要热,必要时加热,但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不宜过高,避免某些营养成分被破坏。
(2)校正酸碱度(调节pH):培养基必须有适当的pH。因此测定pH是培养基配制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之一,测定pH的标准温度为25士2℃。调节pH可用无菌的1mol/l氢氧化钠溶液或10%碳酸钠溶液、1mol/l盐酸溶液。当调节缓冲液的pH时,宜用6mol/l磷酸或10mol/l氢氧化钾溶液。灭菌后的pH会比灭菌前的pH升高或降低,一般高压灭菌前培养基的pH会比最终pH调高0.2左右,灭菌后基本合适。因此对培养基、缓冲液、试剂在灭菌前后的pH均进行测定,并记下每次pH的测定结果,有助于积累数据考察每种培养基、缓冲液、试剂对灭菌程序的耐受性,从而指导灭菌前pH的调节。干燥培养基一般已校正过pH,用时也必须再验证。测定时,一般用指示剂滴入培养基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或用pH计校正,如与所需pH不符,可用以上的酸或碱液加以校正。调整pH后要加热过滤,使培养基澄清。( 更多质量检测、分析测试、化学计量、标准物质相关技术资料请参考中国标准物质 www.rmhot.com)
(3)培养基的分装:大批量配制时使用的自动分配器须经校准和确认。每次使用前后,均要对分配器的管道系统进行冲洗,在分装无菌培养基前,则要采用无菌硅胶管。
固体培养基一般分装在250ml、500ml锥形瓶中,高压灭菌后根据需要分装平皿或试管。
平皿:倾注平皿,应在无菌室中放置3—4h,如用塑料平皿须在35℃培养箱 中倒置30—60min。让水蒸汽自然蒸发。
斜面:制备低层斜面分装于试管,约占容积1/5,灭菌后趁热斜放在细玻璃棒和木杆上,使成斜度,分装使注意管口和瓶塞上勿沾有培养基,如沾有培养基应用布抹去,以避免污染。
高层斜面:制备高层斜面分装于试管,约占试管容积的1/3,灭菌后趁热放置成高层短斜面,待其凝固后应用。
分装好的培养基或缓冲液等及时密封后必须在配制当天(2h内最佳)进行灭菌处理。液体、半固体培养基一般在高压灭前分装,约装试管容积的1/3,在灭菌后还要加其他成分的液体、半固体培养基,灭菌后再分装于灭菌试管或锥形瓶中。
培养基的灭菌:培养基的灭菌多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各种培养基的灭菌时间和压力,按其成分不同而定。普通培养基采用121℃、103.42kPa灭菌15min,但容器和装量较大时,应延长至20min。含糖培养基115℃、68.85kPa灭菌30min。含糖、血清、 鸡蛋等培养基可用流动蒸汽及血清凝固器80—100℃、30min,连续3d,间歇灭菌。血清或组织液,采用低热56—58水浴1h,连续5—6d灭菌,一些遇高温即被破坏的物质如尿素、腹水等,可用细菌过滤器,过滤除菌。高压灭菌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必须逐渐加热,彻底排除灭菌器内的空气,再逐渐升压保持预定的压力和时间,达到全部杀灭微生物。以上的灭菌时间和温度要经过验证确认,如不同类型培养基混合一起灭菌时宜采用115℃、68.85kPa灭菌30min为好。
通过无菌技术为测试制备的每一批培养基其PH在放冷至室温(25°)后,都应测定。一个扁平的pH计用于培养基表面pH值的测定,浸入式的pH计用于液体的测定。各供应商提供的培养基的pH应该在规定的±0.2的范围内,除非通过验证得到更宽的范围
注意:按配方计算培养基中各种成分的用量→称量,(一般动作要迅速一些,因为其中可能有些成分容易吸潮)→溶化(将称好的各种成分溶解在水中,如果是固体培养基,需要使用凝固剂,如琼脂等,熔化时,注意搅拌,防止糊底)→调pH→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倒平板
1)确认培养基的成分,并精确称量;
2)加入各个成分的顺序;
3)准确调pH;
4) 适当的灭菌方法;
5)无菌条件下分装.


暂无品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