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roduct Description
- Technical Library
- Reference Literature
- Downloads
BIOMYC-1 is a solution based on the antibiotic tiamutin which is produced by the fungus Pleurotus mutilus.This antibiotic has been shown to be very effective in eliminating the mycoplasma species frequently present in contaminated cell cultures and is generally used sequenti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minocycline (see BIOMYC-2). Following our protocol, the mycoplasmas do not develop resistance to thess antibiotics – a common occurrence with other antibiotic treatment methods. The treatment is based on alternating use of the two antibiotics: four days with tiamutin followed by three days with minocycline, and repeating the cycle 2-3 times. On completion of the treatment, the cells should be grown on media without antibiotics for at least two weeks and then re-tested for the presence of mycoplasmas. If the culture test is positive,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should be repeated.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和校正检定仪器性能的标准物质,而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物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以效价单位(U)表示。
还是感觉不甚明了,是否标准品只用于生物方面?是否化学方面只能称对照品?标准品有什么要求?对照品有什么要求?
From:http://www.cdda.gov.cn/index/zcfg_detail.asp?ID=62a
国家药品标准品、对照品系指国家药品标准中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杂质和有关物质检查等标准物质,它是国家药品标准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药品标准物质是国家药品标准的物质基础,它是用来检查药品质量的一种特殊的专用量具;是测量药品质量的基准;也是做为校正测试仪器与方法的物质标准;在药品检验中,它是确定药品真伪优劣的对照,是控制药品质量必不可少的工具。
目前,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已能提供各类国家标准物质1242种,其中中药化学对照品288种,对照药材400种,两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from:http://www.chp.org.cn/2005gs/swfl/swfl.htm
国家标准品及生物参考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其制备与标定应符合“生物制品国家标准物质制备和标定规程”要求,并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机构分发。企业工作标准品或参考品必须经国家标准品或参考品标化后方能使用。
对照品系指用于生物制品理化等方面测定的特定物质,由生产单位采用与制品生产工艺相同的方法制备。对照品应尽可能与制品原液配方一致,稳定性较差的,可加不含对测定有干扰物质的适宜的稳定剂。对照品由国家药品检定机构审查认可,其标准应不低于制品的质量标准。
From:http://www.pharm.sdu.edu.cn/peiyang/jiaoan/yaowufenxihx.doc
(3)标准品、对照品:是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的标准物质,均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指定的单位制备、标定和供应。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测定、抗生素或生化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一国际标准品进行标定;对照品出另有规定外,按干燥进行计算后使用。
标准品和对照品均附有使用说明书,质量要求,有效期和装量等。
From:http://www.chp.org.cn/2005gs/swfl/swbz.htm
1定义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系指用于生物制品效价、活性或含量测定的或其特性鉴别、检查的生物标准品或生物参考物质。
2标准物质的种类
生物制品标准物质分为二类。
国家生物标准品系指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生物标准品者)用于定量测定某一制品效价或毒性的标准物质,其生物活性以国际单位(IU)或以单位(U)表示。
国家生物参考品系指用国际参考品标定的,或我国自行研制的(尚无国际参考品者)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的定性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或指用于定量检测某些制品的生物效价的参考物质,如用于麻疹活疫苗滴度或类毒素絮状单位测定的参考品,其效价以特定活性单位表示,不以(IU)表示。
From:http://www.proteomics.com.cn/msl/papers/Notice1.html
1 对照品与标准品概念不清
对照品与标准品是2个不同的概念,中国药典凡例中已有明确的定义:对照品系指用于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和校正检定仪器性能的标准物质,而标准品系指用于生物检定、抗生素或生物药品中含量或效价测定的标准物质,以效价单位(U)表示。文献中常将2种概念混淆,认为对照品就是标准品,是1种物质2种提法而已[1,2],造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有的药品既有对照品,又有标准品。例如,当用微生物法测定头孢克罗效价时,用头孢克罗标准品,用HPLC或UV法测定时,则用对照品;非那西丁当用作熔点校准物质时,用熔点标准品,测定含量时,用对照品。即使是同一种物质的标准品和对照品,它们的规格、标定方法以及用途都可能是不同的。
2 对照品或标准品混用
对照品或标准品混用,即将对照品或标准品用于不是其标定方法的含量测定,是药品检验中经常出现但未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3]。尽管同一批对照品不同标定方法的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但并不完全相同,有时差别会很大。如英国Glaxo公司提供的头孢呋肟酯对照品,HPLC标定为96.9%,供含量测定用;UV为98.8%,供溶出度测定。虽然中国药典凡例明确规定卫生部所发对照品仅用于正文中所规定的分析方法。但由于:(1)卫生部提供的对照品使用说明书不够详尽,大多无对照品质量要求及标定方法;(2)对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正确使用缺乏认识;(3)日常科研中极难找到相应的对照品;(4)中国药典正文中也常存在对照品混用的问题,如常将含量测定用的标准品或对照品用于溶出度检查,而含量测定方法与溶出度分析方法又不同,故极易引起混用。
既说像坐标画曲线曲线应纵轴该荧光强度吧轴数值变化代表荧光强度变化荧光强度变化代表钙离浓度变化 我觉直接用荧光强度值变化代替钙离浓度变化研究意义该钙离浓度变化吧
非要荧光强度值换算钙离浓度需要做列工作
1 取标准钙离浓度染色用共聚焦显微镜测荧光强度
2 标准品需要同像环境主要曝光间相同激光波及能量
3 标准品要用同浓度荧光染料
才能根据标准荧光强度关系推算品钙离浓度
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离质粒DNA的方法众多,其分离的依据可利用分子大小不同,碱基组成的差异以及质粒DNA的超螺旋共价闭合环状结构的特点来进行。碱基性法抽提效果良好,既经济且得率较高。抽提到的质量DNA可用于酶切、连接和转化。对于分子量较大拷贝较少对的质粒DNA,由于DNA片段较大易于损伤断裂,因此选用吕华铯密度超高离心法抽提DNA,且具有纯度高、步骤少、方法稳定且获得的质量DNA是超螺旋构型等特点。对于高拷贝数质粒,用少量制备法抽提质粒DNA就有足够量可用于基因操作。
质粒DNA纯化的试验步骤:
测量DNA溶液的体积,按lg/ml的用量精确地加入固体CsCl, 将溶液加温至30℃助溶。温和地混匀溶液直到盐溶解。
每10mlDNA溶液加入0.8ml溴化乙锭溶液(10mg/ml溶于水);立即将溴化乙锭溶液(漂浮在表层)与DNA-氯化铯溶液混匀, 溶液的终密度应为1.55g/ml(溶液的折射率为1.3860)溴化乙锭浓度大约740μg/ml。【溴化乙锭贮存液应贮存于避光容器内(如用锡箔完全包裹的瓶子),于室温保存。
室温下用Sorvall SS34头(或与其相当的转头)以8000rpm离心5min, 浮在溶液上面的水垢状浮渣是溴化乙锭和细菌蛋白所形成的复合物。
用巴斯德吸管或带大号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将浮渣下的清亮红色溶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用轻石蜡油加满管的其余部分并封口。
以20℃对所得的密度梯度以45 000rpm离心16h(VTi65 转头)、 以45 000rpm离心48h(Ti50转头)、以60 000rpm离心24h(Ti65转头)或者以60 000rpm离心24h(Ti70.1转头)。普通光照下,在梯中心可见两条DNA区带, 上部区带材料通常较少,由线状的细菌(染色体)DNA和带切口的环状质粒DNA组成:下部区带则由闭环质粒DNA组成。管底部深红色的沉淀是溴化乙锭RNA复合物,位于CsCl溶液和石蜡油之间的是蛋白质。Beckman Quick-Seal离心管中的CsCl-溴化乙锭梯度可容纳4mg 闭环质粒DNA而不至超负荷。如有更大量的质粒存在,将扩展为一条宽带,并与染色体DNA相重叠。这种问题只有在质粒复制达到极高水平时才会出现,只要将该质粒提取物分为2个梯度即可解决。如出现负荷,可收集整个DNA区高产水平时才会出现,只要将该质粒提取物分为2个梯度即可解决。如出现超负荷,可收集整个DNA区带,用CsCl溶液(ρ=1.58g/ml)将体积调到15ml,在两个离心管中再度离心,使DNA达到平衡。
收集DNA带。将21 号皮下注射针头插入管的顶端以使空气进入,为尽量减少污染的机会,首先用18号皮下注射针头按下述方法收集上部的区带(杂色体DNA):用乙醇小心擦拭管外壁以除去任何油脂,然后将一块Soctch胶带贴于管外壁。穿过Soctch胶带将18号皮下注身针头(其斜面向上)插入管中,以便使针头的斜面开口恰好位于染色体DNA区带之下并与该区带相平行。将粘稠状DNA收集到一次性使用的管内,用造型粘土块封住皮下注射针头的末端并将第2根针头留于原处。 穿过Soctch 胶带插入第3根皮下注射针头(18号),将下部的质粒DNA区带收集到玻璃或塑料管中。展开
1.怎么看两个反应-即目标基因和内参基因是否具有相同的扩增效率?
2.每次PCR反应的扩增情况都有差异,多次反应的扩增效率岂不是都不一样了吗?
3.如何设计才能让相对定量更可行?
由于对定量PCR的接触不多,希望各位高手多多帮助!谢谢!
1.我知道一般缺省域值是3-15个循环荧光强度的标准方差的10倍,但是为什么公式是10×SD(6-15)?那仪器的本底荧光强度是前15个循环的荧光强度就算是baseline,那么仪器中用域值分析和用baseline分析有什么不同?域值能否改动?改动后的结果对于后续的分析有什么影响?一般什么时候需要改动?
2.所谓读板温度是不是就是每一部反应后检测荧光强度的步骤?是不是可以任意设定在某一步骤?譬如变性,退火,延伸甚至自己设定一个温度?
3.在做标准曲线的时候,对于标准品的要求是不是一般要求就是待扩增的目的片断,便于以后的扩增效率可比性?是不是这个也是购买的绝对标准品进行曲线作图的缺陷之一,虽然其绝对的定量已知?
4.在相对定量时候,如果内参和目的基因在同一管中进行扩增就是内参照法?不同管就是外参照法?是不是不太赞成内参照法,因为无法预知目的基因起始浓度,从而可能导致内参扩增效率远远大于目的基因而无法使用2-△△CT方法分析?
5.融解曲线的导出是不是在反应结束以后进行?融解曲线出现主峰异常增宽是什么原因导致?我还是不明白探针法是如何得出融解曲线的,主要是原理,因为染料法就是升高温度双链解链染料脱离?
6.如果用荧光染料方法进行试验,出现引物二具体很多,那么在NTC和加入模板的溶解曲线中dimer的峰值和模板中的峰值是否重叠?
敬请指教!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