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verview:
c-KITisaproto-oncogeneandatype3transmembranereceptorforMGF(mastcellgrowthfactor,alsoknownasstemcellfactor).c-KITwasfirstidentifiedasthecellularhomologofthefelinesarcomaviraloncogenev-kit.c-KITtogetherwithitsligandregulatesgrowthandactivationofavarietyofhemopoieticandnon-hemopoieticcells.Mutationsinc-KITareassociatedwith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mastcelldisease,acutemyelogenouslukemia,andpiebaldism.Recently,deregulationoftheKITreceptorTKbytheprevalentactivationloopmutationD816Vhasservedasafocalpointintherapeuticstrategiesaimedatcurbingneoplasticmastcellgrowth(2).
GeneAliases:
PBT,SCFR,CD117
GenbankNumber:
NM_000222
References:
1.Berger,SA.:SignalingpathwaysinfluencingSLFandc-kit-mediatedsurvivalandproliferation.ImmunolRes.2006;35(1-2):1-12.2.Gotlib,J.:KITmutationsinmastocytosisandtheirpotentialastherapeutictargets.ImmunolAllergyClinNorthAm.2006Aug;26(3):575-92.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TUNEL的缺点是:1),操作要求高,组织样本需要固定(即使是培养细胞,也需要固定),不恰当的固定方法对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导致背景过高或者信号过弱,因此实验结果重复性不好;有的人花上半年做一个体内的TUNEL是一点都不奇怪的。2),大部分诱导凋亡的药物也引起DNA损伤,从而产生DNA断裂,易引入假阳性;3)凋亡晚期细胞基因组大量降解,导致TUNEL标记反而减少,因此此法反应的是早期凋亡比例,不能严格反应凋亡比例,属于半定量研究。
尽管有如此多缺点,但由于其是目前为数不多的能原位标记凋亡细胞的方法,因此用于组织体内凋亡研究仍然是首选。但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很少用此法。
凋亡检测中,TUNEL并不是过时的方法,现在研究凋亡的文献仍然常见。而且相反,还比以前多一点,因为现在体内实验越来越多了,甚至线虫的凋亡研究,都用TUNEL。
凋亡研究中,的确有几种方法过时了,当然是因为有替代方案了,比如DNAladder,电镜。至于AnnexinV是不能用来和TUNEL一起评论的,前者用于细胞,而且主要是悬浮细胞,后者主要用于组织。虽然有人也做镜下的AnnexinV观察,TUNEL的细胞staining,但这都不是主流。
回到lz的原帖,的确如大家所言,做贴壁细胞,不推荐用TUNEL。如果是经典凋亡途径,只是确定比例,用最经典,最常用的subG1法即可,如果是不确定是否是凋亡,用AnnexinV,不过贴壁细胞用此法,要注意消化时间。
想请问下那个公司有专门的蛋白质荧光标记试剂盒出售。最好的是CY5的,我准备做三标。性价比越高越好
那些做过的前辈们指导一下。
探针
ddH2O36.25ul
buffer(瓶3)5ul
核苷酸混合液(含DIG-dUTP)(瓶2)2.5ul
dNTPStockSolution(瓶4)2.5ul
引物F1ul(10pmol/ul)
R1ul(10pmol/ul)
酶(瓶1)0.75ul
DNA1ul(100pg)
程序:35个循环,退火温度55度。
第一次通过探针标记得到了相应的PCR标记产物,亮度和对照相当,片段大小比标记的探针模板大,证明整个过程应该没有问题。
但一个月后重新用相同的体系,相同的程序,只是探针模板的量不同却什么都扩不出来。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了!
其检测原理为:在正常的活细胞中,磷脂酰丝氨酸(phosphotidylserine,PS)位于细胞膜的内侧,但在早期凋亡的细胞中,PS 从细胞膜的内侧翻转到细胞膜的表面,暴露在细胞外环境中。Annexin-Ⅴ(膜联蛋白-V)是一种分子量为35-36KD的Ca2+ 依赖性磷脂结合蛋白,能与PS高亲和力结合。可通过细胞外侧暴露的磷脂酰丝氨酸与凋亡早期细胞的胞膜结合。
操作步骤:
1.从室温平衡20min后的铝箔袋中取出所需板条,剩余板条用自封袋密封放回4℃。
2.设置标准品孔和样本孔,标准品孔各加不同浓度的标准品50μL;
3.样本孔中加入待测样本50μL;空白孔不加。
4.除空白孔外,标准品孔和样本孔中每孔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检测抗体100μL,用封板膜封住反应孔,37℃水浴锅或恒温箱温育60min。
5.弃去液体,吸水纸上拍干,每孔加满洗涤液(350μL),静置1min,甩去洗涤液,吸水纸上拍干,如此重复洗板5次(也可用洗板机洗板)。
6.每孔加入底物A、B各50μL,37℃避光孵育15min。
7.每孔加入终止液50μL,15min内,在450nm波长处测定各孔的OD值。
在弱碱性(pH 8~9)、暗处、室温或40℃条件下,氨基酸的α-氨基很容易与2,4-二硝基氟苯(缩写为FDNB或DNFB)反应,生成黄色的2,4-二硝基苯氨基酸(dinitrophenyl amino acid,简称DNP-氨基酸)。多肽或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的α-氨基也能与FDNB反应,生成一种二硝基苯肽(DNP-肽)。由于硝基苯与氨基结合牢固,不易被水解,因此当DNP-多肽被酸水解时,所有肽键均被水解,只有N-末端氨基酸仍连在DNP上,所以产物为黄色的DNP-氨基酸和其它氨基酸的混合液。混合液中只有DNP-氨基酸溶于乙酸乙酯,所以可以用乙酸乙酯抽提并将抽提液进行色谱分析,再以标准的DNP-氨基酸作为对照鉴定出此氨基酸的种类。因此2,4-二硝基氟苯法可用于鉴定多肽或蛋白质的N-末端氨基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