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使用支持JavaScript的浏览器! 南京大学最新《Nature》文章发表首发性成果-资讯...-蚂蚁淘商城
新闻动态

南京大学最新《Nature》文章发表首发性成果-资讯...

  
  2025-05-10
  
研究人员巧妙设计实验,通过体内敲除基因、体外酶催化反应、量子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蛋白晶体的研究等,表征了首例可催化[6+4]/[4+2]环加成反应的酶。这类酶的发现将进一步拓展人们对周环反应酶的认识,启发科学家们将来利用和改造周环反应酶来实现有价值的分子转化。 来自南京大学生科院的戈惠明、谭仁祥和梁勇研究团队首次鉴定出能够催化[6+4]环加成反应的一类酶家族,这一研究成果以\"Enzyme-catalysed [6+4] cycloadditions in the biosynthesis of natural products”为题公布在3月13日的Nature杂志上。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张博博士、以及博士研究生王凯标、王文和汪欣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戈惠明、谭仁祥、梁勇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Kendall N. Houk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周环反应是一类在反应过程中形成环状过渡态的协同反应,比如著名的[4+2......阅读全文 南京大学:一脉相承的教改

不久前,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揭晓,南京大学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5个项目获一等奖,位列全国高校第一位,涉及外语、阅读、政治经济、化学、创新创业5个教改成果,一时间引来众多高校的关注。而在关注背后,令众人颇为好奇的一个问题:是什么让南大教改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 独树一帜、深入细节

北大教师回忆高岩自杀:当年学校调查定性不是\"性侵”

北京大学中文系1995级本科女生高岩自杀事件,在沉寂20年后再次引起关注。高岩当年的好友发帖称,时任北大副教授沈阳曾对高岩作出性侵行为,这被认为与高岩1998年自杀有关。 如今人事关系已在南京大学的沈阳回应称,他与高岩\"第一没上过床,第二没发生过性关系,第三没谈恋爱”。他如今63岁,已于201

27篇SNC论文!他凭这些学术成就获亿元融资

基因修饰动物是研究在发育和疾病中基因功能的重要工具。CRISPR/Cas9系统有效的应用于构建基因敲除和敲入小鼠。而杨辉团队正好专注于该领域。 杨辉,30岁时,就成为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所研究员;2015年,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019年,杨辉博士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 由杨辉创办

Nature杂志11月17日精选文章一览

【1】封面故事: 大麻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doi | 10.1038/nature20153 大麻合法化已成为美国的一大热议话题,据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在欧洲寻求专业毒瘾治疗的人群中,大麻已取代海洛因成为这一人群最常用的非法药物。但是,关于四氢大麻酚(THC,大麻中的神经活性物质)如何影响神经网

未来 心脏再生或不是梦!

【1】eLife:心肌细胞为何不能再生? DOI: 10.7554/eLife.05563 人类和其他所有哺乳动物在出生后不久,大部分心肌细胞复制能力就消失。这个过程是如何发生以及是否能够恢复这种能力甚至再生心肌细胞,这些问题的解答都仍然未知。最近发表在eLife上的一篇研究中,德国的一群科

Nature,Nature Genetics公布乳腺癌研究重大成果:72种新突变

10月23日Nature及Nature Genetics两份期刊同期发表了两项成果,报道了与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或减少有关的一系列常见遗传变异。其中Nature论文分析了超过10万例乳腺癌患者的基因型,以及相同数量的基因组中非癌调控遗传位点,从中发现了65个与乳腺癌风险相关的新遗传区域;Natur

生物谷推荐:5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转眼间5月份就快要过去了,这个月又有哪些研究论文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点击量、研究领域、热度筛选出了5月份的重磅级研究Top10,供大家学习交流。 【1】Mol Ther:重磅!科学家成功利用CRISPR/Cas9消除活体动物的HIV-1感染 doi:10.1016/j.

我国学者对宿主抗感染固有免疫机制研究取得新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批准号31270918, 81222030等)的支持下,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周大旺教授与陈兰芬教授研究团队发现了吞噬性细胞Hippo信号通路关键激酶Mst1和Mst2参与固有免疫清除病原体的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于2015年11月以\"Kinases Mst1 and Ms

年度巨献:2019癌症免疫疗法重磅级研究成果!

时光总是匆匆易逝,转眼间,2019年就要结束了,在即将过去的一年里,科学家们在癌症免疫疗法研究领域取得了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重要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图片来源:Emory University 【1】Immunity:阐明T细胞\"耗尽”的机制有望改善癌症免疫疗

专家点评Nature 中国科学家发现肝癌精准治疗新靶点

肝癌由于预后差、死亡率高、不易早期诊断等特征,也常被称为\"癌中之王”(一般认为是胰腺癌)。肝癌是对各种组织学上不同类型的原发性肝脏肿瘤的统称,主要包括肝细胞癌、肝内胆管癌、肝母细胞癌、胆管囊腺癌等。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占绝大部分,约占原发性

文章发了改,改了又撤稿,要闹哪样?

2017年5月11日,英国Hamish D. Pritchard在Nature 发表题为\"Asia’s glaciers are a regionally important buffer against drough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指出亚洲的冰川是地区重要的抗旱缓冲区,展示了这些冰川为河

2016年SCI影响因子报告全新发布! 日前,备受瞩目的汤森路透2016《SCI期刊分析报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新鲜出炉。该报告涵盖了来自81个国家和地区的234个大类的11365本期刊。本年度有239本杂志第一次被收录,与去年相比,57%的杂志影响因子有所增加。 Ca-Cance 青年长江学者论文\"404” 学位论文都删了

在南京大学社会学院网站上,这位教授的个人成果页面目前只张贴着英文论著目录,没有任何中文论文。这对一位本土的人文社科学者来说,是非常少见的情形。 但梁莹事实上著述颇丰,仅中国青年报记者所能查到的,以她为第一或第二作者的中文文献就超过了120篇。 不过在过去几年里,她的这些学术成果陆续被从网上

【盘点】2016年5月份生物谷推荐的干细胞研究

即将过去的5月份,有哪些重大的干细胞研究或发现呢?生物谷小编梳理了一下这个月生物谷报道的干细胞方面的新闻,供大家阅读。 1. 重磅!日本科学家首次利用皮肤细胞恢复病人视力 日本研究人员报道了他们首次成功地将来自一名女性患者皮肤细胞经重编后产生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

近期肠道菌群领域重要研究成果一览

近年来,科学家们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同时他们发现肠道菌群与机体多方面的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联,那么近期肠道菌群领域又有哪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呢?本文中,小编就对此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 Med:肠道微生物能够预防食物过敏 doi:10.1038/s41591-018

第十届中科院杰出青年终评推荐人选公示

根据《关于评选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通知》(科发京党字〔2009〕128号)文件规定,第十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评选程序性评审工作已于2010年1月11日进行,评选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及评选程序邀请相关人员对上报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审阅,并选出了30位候选人进入最终的评选。 现

华中农大80后教授Nature发布表观遗传重要成果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通过解析METTL3–METTL14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出了N6-腺苷甲基化的结构基础。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25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华中农业大学的\"80后”教授殷平(Ping Yin)博士

Nature:中国政府将拉黑一批学术杂志

当地时间6月8日,著名的《Nature》杂志在其官网首页刊登了这样一条新闻——\"中国推行全面改革打击学术不端” Nature说了些什么? 这条新闻说,中国政府在5月30日颁发了一个相当强力的打击学术不端的文件。 关于这份\"强力”文件,Nature主要介绍了三大要点—— 1 科技部将掌管学

中国科学家在CNS上发表的重要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6-7月份中国科学家们在CNS三大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学习! 【1】Nature:我国科学家揭示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抑制肺癌转移 doi:10.1038/s41586-019-1340-y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DP-glucose, UDP-葡萄糖)是糖醛酸途径(

一周资讯回顾:他用DNA测序技术,让百年肿瘤\"变废为宝”

国内资讯 重磅!《\"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发布,基因测序、免疫疗法、AI等\"被点名” 5月10日,据科技部官网消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的总体部署,为加快推进生物技术与生物技术产业

研究HIV治疗过程的单细胞免疫反应

Mario Roederer博士的团队通过研究单细胞来更好地描述在HIV治疗过程中免疫系统的特征。该团队使用非人类灵长目模式动物,用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提高T细胞的鉴定。他们使用了先进的技术,包括18色 FACS系统和Fluidigm BioMark™ 系统进行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基本研究内容包括:

中国作者有3篇论文入选《科学报告》100篇阅读量最多的论文

2019年7月9日,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旗下多学科、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最近公布了2018年阅读量最多的论文,进一步展现了该刊所发表的科研成果的影响力。《科学报告》是一本发表有严谨的科学性及技术扎实的原创研究的领先期刊。这些论文

2019年8月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图片

2009生命科学最热门论文排名出炉

集中关注基因组学和干细胞;09年被引次数均在200次以上 科学观察(Science Watch)网站定期根据ISI数据汇编论文被引次数排名,近日,基于被引次数排名的2009年生命科学领域的最热论文出炉。今年,最热论文主打两大研究方向——基因组学和干细胞。这些论文均发表于近两年内,以下为前五

Nature杂志11月24日精选文章一览

封面:XVIVO Scientific Animation 【1】封面故事: 使用电镜在原子级别创造材料 doi: 10.1038/539485a 随着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STEM) 技术的进步,人们即将实现在原子级别、从零开始创造材料。在本周《自然》的一篇评论文章中,Sergei Kali

肿瘤微环境如何再次将癌细胞推向罪恶的\"深渊”?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将治疗癌症的重点放在了癌细胞本身,比如如何利用特殊药物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然而近年大量研究表明,肿瘤微环境在癌细胞增殖、扩散转移以及对多种疗法的耐受性上也扮演着重要角色,那么这种所谓的肿瘤微环境到底是如何促进癌症发展的呢?本文中小编就对多篇文章进行了整理,来阐明肿瘤微环境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 解读CNS杂志自闭症领域重要成果

目前,全球人群自闭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来自美国最新数据显示,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有数据表明,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中国自闭症患者超过1000万,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自闭症以男孩多见,其是脑部神经发育异常造成的一种终身性疾病,目前

Natureasia聚焦:CRISPR/Cas研究进展Top20

CRISPR/Cas系统是目前发现存在于大多数细菌与所有的古菌中的一种后天免疫系统,其以消灭外来的质体或者噬菌体并在自身基因组中留下外来基因片段作为\"记忆”。 CRISPR/Cas系统全名为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常间回文重复序列丛集关联蛋白系统(clustered regularly inte

干细胞培养制造技术新进展!

干细胞培养制造技术新进展! 干细胞是一种能够长期存活,且具有不断自我繁殖能力和多向化潜能,几乎存在于所有组织中的原始细胞。近年来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干细胞在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等各种疾病的治疗上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干细胞技术是

南京大学启动\"科学之光”通识课

10月10日晚6点,南京大学仙林校区第二教学楼灯火通明。距离首批\"科学之光”通识课正式开课还有半个小时,304教室内已座无虚席。陆续赶来的学生自行搬来凳子在后排加座。\"能近距离听院士讲课,有点小激动。”\"听说以后还可以去参观实验室呢。”大家小声讨论着,对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课程充满期待。

本文链接: https://www.ebiomall.cn/b122-fluidigm/info-1547621659.html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其创作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版权声明 未经蚂蚁淘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该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蚂蚁淘”。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