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sorcinolnaphthaleinACE2 activator |
Sample solution is provided at 25 µL, 10mM.
































Quality Control & MSDS
- View current batch:
- Purity = 98.00%
- COA (Certificate Of Analysis)
- MSDS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 Datasheet
Chemical structure


Resorcinolnaphthalein Dilution Calculator
calculate

Resorcinolnaphthalein Molarity Calculator
calculate
Cas No. | 41307-63-5 | SDF | Download SDF |
Synonyms | NSC 354317 | ||
Chemical Name | 3",6"-dihydroxy-spiro[1H,3H-naphtho[1,8-cd]pyran-1,9"-[9H]xanthen-3-one | ||
Canonical SMILES | Oc1ccc2c(c1)Oc1cc(O)ccc1C12OC(=O)c2cccc3cccc1c23 | ||
Formula | C24H14O5 | M.Wt | 382.4 |
Solubility | ≤20mg/ml in ethanol;20mg/ml in DMSO;20mg/ml in dimethyl formamide | Storage | Store at -20°C |
Physical Appearance | A crystalline solid | Shipping Condition | Evaluation sample solution : ship with blue ice.All other available size:ship with RT , or blue ice upon request |
General tips | For obtaining a higher solubility , please warm the tube at 37 ℃ and shake it in the ultrasonic bath for a while.Stock solution can be stored below -20℃ for several months. |
Resorcinolnaphthalein is an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activator [1].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E2) has been involved in hydrolyzing angiotensin II and opposing its actions, and plays a protective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 [2]. Targeted disruption of ACE2 in mice results in a severe cardiac contractility defect, increased angiotensin II levels, and upregulation of hypoxia-induced genes in the heart [2].
In vitro: Resorcinolnaphthalein enhanced ACE2 activity in a dose-dependent manner [1].
In vivo: Resorcinolnaphthalein caused significant activation of ACE2 in both normal and diseased rats in 7 days after treatment. Treatment with resorcinolnaphthalein prevented high PAP, righ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 Resorcinolnaphthalein caused an improved endothelia-dependent vasorelaxation and decreased in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 such as TNF-α, MCp-1, IL-6, and increased in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 IL-10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pathogenesis [3]. Resorcinolnaphthalein can specifically and effectively enhanced ACE2 activity in rats [4]. ACE2 activation by resorcinolnaphthalein showed effects on pulmonary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and neointimal formation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vere PAH in rats [4].
References:[1] Prada J A H, Ferreira A J, Katovich M J, et al. Structure-based identification of small-molecule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tivators as novel antihypertensive agents[J]. Hypertension, 2008, 51(5): 1312-1317.[2] Crackower M A, Sarao R, Oudit G Y,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is an essential regulator of heart function[J]. Nature, 2002, 417(6891): 822-828.[3] Haber P K, Ye M, Wysocki J, et al.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independent action of presumed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2 activatorsNovelty and significance[J]. Hypertension, 2014, 63(4): 774-782.[4] Li G, Liu Y, Zhu Y, et al. ACE2 activation confers endothelial protection and attenuates neointimal lesions in prevention of severe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in rats[J]. Lung, 2013, 191(4): 327-336.
ebiomall.com






>
>
>
>
>
>
>
>
>
>
>
>
一、新药临床试验方案设计要求
1.遵守有关的法规体系
临床试验应遵守有关法规和指南,如药品管理法、药品注册管理办法、新药审批办法、药品临床试验管理办法(附3)等。同时所有以人为对象的研究必须符合《赫尔辛基宣言》(附4)和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颁布的《人体生物医学研究国际道德指南》的道德原则,即公正、尊重人格、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法规是履行法律,具有强制性、比法律更具体、具可操作性;指南比法规更详细具体、与法规保持一致,但指南的要求是非强制性的。
2.试验方案的制定
试验方案依据“重复、对照、随机、均衡”的原则制定。实例见附录2: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二、新药临床试验的分期和主要内容
新药临床通常分为4期,每一期均有不同要求和目的,需要的病例数也不尽相同,表2列出了4期新药临床试验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新药临床I期
为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是在大量实验室研究、试管实验与动物实验基础上,将新疗法开始用于人类的试验。目的在于了解剂量反应与毒性.进行初步的安全性评价,研究人体对新药的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以提供初步的给药方案。受试对象一般为健康志愿者,在特殊情况下也选择病人作为受试对象。方法为开放、基线对照、随机和盲法。一般受试例数为20至30例。
2.新药临床II期
主要对新药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确定给药剂量。一般采用严格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以平行对照为主。通常应该与标准疗法进行比较,也可以使用安慰剂。我国现行法规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例数都不得低于100例。需注意诊断标准、疗效标准的科学性、权威性和统一性。要根据试验目的选择恰当的观测指标,包括诊断指标、疗效指标、安全性指标。选择指标时,应注意其客观性、可靠性、灵敏度、特异性、相关性和可操作性。参照临床前试验和Ⅰ期临床试验的实际情况制定药物的剂量研究方案。应有符合伦理学要求的中止试验的标准和个别受试对象退出试验的标准。对不良事件、不良反应的观测、判断和及时处理都应作出具体规定。应有严格的观测、记录及数据管理制度。试验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由有关人员对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使用剂量等作出初步评价和结论。
3.新药临床III期
为扩大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旨在进一步验证和评价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试验组例数一般不低于300例,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比例不低于1:3,具体例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可根据本期试验的目的调整选择受试者的标准,适当扩大特殊受试人群,进一步考察不同对象所需剂量及其依从性。
4.新药临床IV期
Ⅳ期临床试验是在新药上市后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加强监测,在更广泛、更长期的实际应用中继续考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可采用多形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Ⅳ期临床试验一般可不设对照组,但应在多家医院进行,观察例数通常不少于2000例。 本期试验应注意考察不良反应、禁忌症、长期疗效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以便及时发现可能有的远期副作用,并评估远期疗效。此外,还应进一步考察对患者的经济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表2. 新药临床研究分期和主要内容
分期研究类型研究目的举例
I期人体药理学评价耐受性;药物动力学/药效学的定义和描述;药物代谢和药物相互作用;评价药物活性。单剂量、多剂量的耐受性研究;单剂量、多剂量的药物动力学和/或药效学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II期探索治疗作用研究对目标适应证的作用;为后续研究估计给药方案;为疗效确证研究(III期研究)的设计、终点、方法学提供依据使用替代或药理学终点或临床措施,在小范围的精选患者中进行相对短期的最早期试验;剂量-效应探索研究。
III期确证治疗作用说明/确定疗效;建立安全性资料;为利益/风险关系评价提供足够依据以支持注册;确立剂量-效应关系。良好的对照研究以确证疗效;随机平行的剂量-效应研究;临床安全性研究;死亡率/发病率结果的研究;大规模试验。
IV期临床应用改进对药物在一般患者、特殊患者和/或环境的利益/风险关系的认识;确定较少见的不良反应;改进剂量推荐。死亡率/发病率结果的研究;比较疗效研究;其他治疗终点的研究;大规模试验;药物经济学研究
三、新药临床试验应注意的事项
在临床试验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
1. 设立伦理委员会并明确其职能,参试者的筛选标准,参试者的知情同意(知情同意书),参试者人数;
2. 分配参试者到各组去的随机化方法,随机化编码表的制定和管理(特别是盲底的管理),出现紧急情况时紧急解盲的程序;
3. 对照药物选择(安慰剂),疗效指标的选取;
4. 随访计划,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处理程序;
5. 病例报告表的设计、填写、管理;
6. 数据的核对、录入和计算机数据库的设计、维护和管理;
7. 出现失访和中途退出等事件时的对策;
8. 第三方监察机构的设立和职责;
9. 中期分析计划,中期分析解盲程序,统计分析计划,ITT(意图治疗分析)原理,处理可疑值的操作程序;
10. 整个实施过程中所有资料的归档、责任人的签名等。
我硕士博士期间都在做临床研究(现在还有2年多毕业),如果想在博士期间或者毕业后到国外(特别是好的团队)继续学习临床研究的话,有什么途径,需要往哪方面努力呢?请各位前辈同道指点!
注:本人本硕博均985院校,导师名气不错,平台还挺好的。不过本人不才,还没有文章产出。参与了两个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希望接下来一年可以产出一篇
这里对临床试验的要求都是干预性(interventional)的。
也有非干预性的规定,这里没贴下,fa你私信了。
II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初步评价阶段。其目的是初步评价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也包括为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设计和给药剂量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此阶段的研究设计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采用多种形式,包括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
III 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确证阶段。其目的是进一步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症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评价利益与风险关系,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的审查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一般应为具有足够样本量的随机盲法对照试验。
IV 期临床实验: 新药上市后应用研究阶段。其目的是考察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评价在普通或特殊人群中使用的利益与风险关系一级改进给药剂量等。
生物等效性试验,是指用生物利用度研究的方法,以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标,比较同一药物的相同或者不同剂型的制剂,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其活性成分吸收程度和速度有无统计学差异的人体试验。
药物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试验和生物等效性试验。向左转|向右转
如题,A、B两个新药均已获得临床批件。通过分析,二者联用可能会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因此,我们想在A或B的临床研究期间开展二者联合用药的临床研究。请问目前的法规允许我们这么操作吗?如果不行要做哪些研究和申请?谢谢!

